本书两位作者简•罗伯森(Jean Robertson)与克雷格•迈克丹尼尔(Craig McDaniel),都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普杜大学印第安那波利斯分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二人合著有《绘画语言:材料、技术、形式、内容》等著作。
匡骁,哈尔滨人,英美文学专业硕士、文艺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为美国当代艺术理论家和美学家乔治·迪基。
本书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的一个简明的概括,分析了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媒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视觉文化的互动)如何导致了艺术世界边界的急剧拓展。接下来的七章,每一章都介绍了各个主题;提供了对该主题的历史影响的纵览;详尽地分析了当代艺术家们是如何在具体的作品里对该主题作出回应和表现的;最后是两位在其作品里广泛探索过该主题的当代艺术家的档案。
本书是沈语冰编辑出版的“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系列中的一本,但似乎是质量较低的一本。理论性很低,草草将80年代的艺术划分为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这当然是一种策略,却是一种危险的策略。不过前言中作者明确说明:本书主要为教学导读...
评分本书是沈语冰编辑出版的“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系列中的一本,但似乎是质量较低的一本。理论性很低,草草将80年代的艺术划分为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这当然是一种策略,却是一种危险的策略。不过前言中作者明确说明:本书主要为教学导读...
评分本书是沈语冰编辑出版的“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系列中的一本,但似乎是质量较低的一本。理论性很低,草草将80年代的艺术划分为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这当然是一种策略,却是一种危险的策略。不过前言中作者明确说明:本书主要为教学导读...
评分本书是沈语冰编辑出版的“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系列中的一本,但似乎是质量较低的一本。理论性很低,草草将80年代的艺术划分为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这当然是一种策略,却是一种危险的策略。不过前言中作者明确说明:本书主要为教学导读...
评分就本书中对当代艺术所划分的七个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和精神性)来讲,单就其中某一个主题的视角出发去讨论所涵盖的东西也是巨大的。 在此之前我没有太系统的了解过当代艺术,它所给我的整体印象实在是过于抽象。 之前在我看来,所谓的当代艺术是远离纯粹...
当代艺术现象研究快速入门
评分凤凰文库这套书有用,当代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表达,更多是对所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思考,靠”观念“支撑,利用各种新型媒介,团队协作,需要画廊和经纪人运作,甚至自己也需要参与其中,艺术似乎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当代艺术更多是时代符号,需要结合特定语境去观看,为什么那些政治中心出更多更好的艺术家?
评分结合Google实时搜索就很完美了,也应验了书中很多当今视觉艺术的反思
评分实话说 并没有看完 因为是电子版看不下去- -
评分作者详略得当的梳理并描绘了艺术的传统八个主题如何在当代艺术作品中展现,感受同朋友讨论时候说的一样:诚然我们可以单纯的仅从艺术自身的内部语言去创作研究艺术,但如果你要做一个当代语境下的创作者/研究者,则必须同经济、政治、哲学等领域,同全球化、殖民主义、他者、伦理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结合,当代艺术不能只从视觉要素去观看理解(像以前的看画一样),它扎根于文化议题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