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俄国文学大师,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1890年7月到9月,契诃夫只身一人,先坐火车,后骑马、乘船,来到政治犯流放地萨哈林岛进行实地考察。岛上地狱般的惨状和西伯利亚的贫穷给契诃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写下了伟大的经典非虚构作品《萨哈林旅行记》和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萨哈林岛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四面环水,俄罗斯帝国把它当作是罪犯无法逃脱的天然监狱,从19世纪60年代起,将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这里,从事苦役劳动。
1890年,契诃夫决定前往萨哈林考察,虽然此时他已出现疑似肺结核症状,多次咯血,身体十分虚弱;但是他坚持说“有必要”到这个“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状态。
他参观监狱、和苦役犯谈话,用卡片记录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的简况,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种种酷刑,深受震动,“以致后来多次在噩梦中看见这些场景”。三个月后,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时间,写出《萨哈林旅行记》。
出发去纽约之前,列了详细的清单,有条不紊地将物品码入行囊。考虑要带一本什么书的时候,看见这本就觉得合适。为什么合适,怎么也说不上来。一处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是艺术和经济的都市,也是我将与一些老友重聚的场所,预想得到游览的美妙、人们重逢时的那种欢乐和热...
评分出发去纽约之前,列了详细的清单,有条不紊地将物品码入行囊。考虑要带一本什么书的时候,看见这本就觉得合适。为什么合适,怎么也说不上来。一处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是艺术和经济的都市,也是我将与一些老友重聚的场所,预想得到游览的美妙、人们重逢时的那种欢乐和热...
评分 评分在小说家、剧作家之外,契诃夫完全可以担当得起人类学家这个称号。1890年,他前往远东地区的萨哈林岛考察萨哈林苦役区。考察花了三个月,期间,他记录下大量的笔记,整理出许多资料。然而,等他回到莫斯科,将手稿整理成书,却花了整整三年级,成果就是这本《萨哈林旅行记》。 ...
评分这是契诃夫写在1870年的旅行笔记,不过此旅行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旅行,它是以笔记形式记录的关于契诃夫从莫斯科出发,途经西伯利亚,一路寻访苦役犯流放地——萨哈林的纪实文学。 小时候只听说过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长大了才知道那是一个远在俄罗斯的神秘存在,冰雪覆盖令人...
结合谷歌地图来看,当年契诃夫笔下荒凉、混乱、贫穷、绝望的萨哈林岛,现在看还是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契诃夫展现出了人类学者的一面,对这座岛屿做了细致深入的考察:犯人、行政、饮食、疾病、城市、耕种……可以看出,一方面契诃夫查阅了极为丰富的关于本岛的各种文字资料(包含政府官员汇报、人口登记资料、学者调查、回忆录等);一方面做了实地考察,跟当地的官员、自由人、犯人都有接触,且能注意到各种细节(房屋、土壤、植被、衣着等)。其专业精神、让我深感钦佩。另外,虽然是田野调查,但读来并不枯燥,因为契诃夫还有文学家的一面,他在行文之间,风景、人物、心境都有精彩的描写。
评分“我们既没有近期目标,也没有远大目的。我们的灵魂里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
评分他小说衣橱里粗糙的囚衣。真实而有质感。
评分严重推荐
评分Остров Сахалин(из путивых записок). Ужасное и прекрасно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