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放一些旧的读书笔记到这里来。看过的老友请飘过。这是前年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 最近手边的书是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能遇到一部关于心灵史和命运的巨作,是一件莫大的幸事。在黑暗的夜晚,仿佛是命运的风,为我打开了...
评分 评分 评分歌德的这本长篇小说在国内的影响力,远不如他别的作品,豆瓣上读的人这么少。可是刚刚拿到课程的必读书目时就被开头描写威廉对戏剧的热爱所着迷,以至它不再是课程的文献,而成为了一部有趣的小说。后来老师的导读更是增加了它的魅力,那首德语朗诵的迷娘曲打破了教室里冰冷理...
评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PHILOLOGUS(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35579786/ 我所研究的解释学家伽达默尔曾经在一篇研究歌德的论文中提到“爱德语的人,都爱歌德”。我自己德语学得虽然比较烂,前前后后学了3年,毕业后基本扔在一...
人生迷茫期遇见的闪光读本
评分2009.8.15
评分一部关于心灵史和命运的巨著。命运的帆船度过了逆风期的危险和忍耐,再次驶上了平安的航程。
评分08年读于江院,太久远的时代,不感兴趣。
评分讀了一半,本書承載了歌德的教育與道德理想。心靈秩序的問題總是使人不自覺地審查自己,是的,我當然是一個托馬斯主義的本質主義者,照傳統的哲學觀點,人們當然都會由各種對善的追求而被引向他們的歸向,但是如果人不欲求善呢,以傳統的對“惡”的理解,它以一種善化的姿態出現,它是“虧虛”是“非存在”,但若有人的惡不在於舍大善而取小善反在於 僅僅欲求“非存在”——或者說毀滅呢,生存或是毀滅——這當然是一個問題,若不是出於絕望的毀滅而是出於欲求的毀滅,誰人又能承擔呢,這當然不是斯塔夫羅金那種虛無主義式的毀滅,這僅僅是一種扭曲的本性傾向,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見幾個人明確地說出這種傾向呢,當欲毀滅者不僅毀滅自己同時也毀滅旁人——這已經很難把它歸化到傳統的理解中去了,這不是血肉能承擔的惡,這是撒旦纔有的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