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9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45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历史系,师从顾颉刚、陈寅恪、钱穆等史学大师。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兼任《史林》主编等。长期从事中国中古史研究。主要著作及古籍整理成果有:《上海小刀会起义》(1965年)、《古本竹书纪年辑证》(1981年,合著)、《冥报记·广异记》辑校(1992年)、《曹操·袁绍·黄巾》(1996年)。主要论文有:《释“秦胡”——读新出居延汉简“甲渠言部更毋作使属国秦胡卢水士民书”札记》(1979年)、《孙坚军事力量的形成壮大及其争夺荆豫两州的战争》(1990年)、《黄巾起义先驱与巫及原始道教的关系》(1993年)、《从士兵来源看曹操军事力量的发展及衰落》(1993年)、《释“张角李弘毒流汉季”——“李家道”与汉晋南北朝的李弘起义》(1995年)等。
本书针对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如董卓、吕布、曹操、刘备、诸葛亮、孙策、关羽、袁术等进行了研究。
每读一本书,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成长,都让自己变得更成熟。 读过这本书,对很多三国人物有了重新的认识。 记得小时候踢球,每次都要说自己是某某球星,然后开始踢。 记得在小的时候,每次聊到三国的人物,总是觉得曹操一方都是坏人,刘备一方都是好人,但是没有想过吴国是好...
评分三国时代群星荟萃,明星闪耀,藏在《三国志》中的一句话,《三国演义》中一个模棱两可的小细节,都可以延展出数部脑洞番外,而那个时代的人物,即便是在这个时代中非熠熠生辉者,拿出来都是一个传奇。 所以,读《论三国人物》也好幸福。如果马王爷的脑洞都让你惊呼,方诗铭老人...
评分《论三国人物》是方诗铭先生的作品,老实说,在看这本书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个人,再次证明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书很不错,尤其用心去看的话,也比较容易理解,不像民国时期其他历史学者的作品那么深奥,可惜我读书总是囫囵吞枣,所以收获并不是特别大。 先谈董卓。对于三国人物...
评分史学造诣与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方诗铭先生与唐振常先生、汤志钧先生被誉为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三巨头”名副其实。读方诗铭先生的《论三国人物》,除了能感受历史过往动荡岁月的豪情壮志,更为方诗铭先生传神准确的文采所深深吸引。 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的审查报告...
评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先生对“侠”的定义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可。 但如果说曹操是侠,袁绍是侠,孙坚是侠,刘备也是侠,你会不会觉得是谁又在那里胡扯三国了? 的确,水煮三国、闲话三国、戏说三国等各种以三国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曾充斥网络;卑鄙圣人、军师联盟等三国同...
其论羽、晏处,颇可观
评分看完以后,意犹未尽啊,有史料支撑就是看了让人舒服,有机会拿出来再看看
评分老先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只是阴谋论偏重,又是少了些分寸感。
评分所有的事细细推究起来的时候……《三国演义》只是个好玩的故事而已。有点同情这段历史里有点政治抱负的人,比如荀彧周瑜诸葛。世事本就艰难,而大半的精力还是内耗在了整合人心上……
评分读的版本其实是是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系列,其实关于刘备的历史形象,我不大认同老先生的看法。老先生在书中一直论证刘备是反复无常、一贯反噬的“枭雄”,并且在关羽失荆州进而败亡的问题上同意章太炎的看法:刘备先是派人监视关羽并在关羽被夹击时坐视了关羽之死。这个我就觉得有些可笑了。毕竟失荆州对刘备来说损失比他们意淫的“关羽之死”弊远大于利。但三国史料实在太少,学者们就只能在吉光片羽中尽力钩沉索隐,根据一点点史料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推测。这实在是太难了。总体来说,方老先生言出有据,也算得上新见迭出,还是一本挺有趣的小书。犹犹豫豫给出3.5星,7分多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