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Benjamin A. Elma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85-2-25
368
USD 20.00
Hardcover
9780674325258

图书标签: 思想史  苏芒  社会学  历史  中国研究  dissertation   


喜欢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的读者还喜欢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17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描述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s an indispensable work on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China’s literati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While there was not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in China, there was an intellectual one. The shock of the Manchu conquest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Ming dynasty in 1644 led to a rejection of the moral self-cultivation that dominated intellectual life under the Ming. China’s scholars, particularly in the Yangzi River Basin, sought to restore China’s greatness by recapturing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03–221 B.C.) and the Former Han dynasty (202 B.C.–9 A.D.), much as Renaissance Europe rediscovered the Greeks and Romans. But in China scholars faced the daunting task of determining which of many editions of the Classics were the true originals and which were forged additions of later centuries.

The ensuing search for authentic texts led to the founding of academies and libraries, the compiling of bibliographies, the rise of printing of editions of the Classics and Histories and commentaries on their components, the study of ancient inscriptions, and a two-hundred-year effort to discover and discard forged texts. In the process rigorous standards of scholarly training were adopted, and scholarship became a full-time profession distinct from gentry farmers or imperial officials.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著者简介

本杰明·艾尔曼,1946年出生。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教授。他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思想与文化史,1000-1900年;中华帝国晚期科技史,1600-1930年;中日文化学术交流史,1600-1850年。主要著作有:《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科学在中国,1550-1900》等。


图书目录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清代考证学的兴衰,主要集中在江南作业的文人。没有什么单一的进路,政治的、思想史内部的、社会结构的原因都有涉及。以晚明反理学倾向为起,以太平天国对于江南学术的摧毁以及同治中兴的重建作结。对余英时的引用颇多,钟摆理论Bol是不同意的。

评分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清代考证学的兴衰,主要集中在江南作业的文人。没有什么单一的进路,政治的、思想史内部的、社会结构的原因都有涉及。以晚明反理学倾向为起,以太平天国对于江南学术的摧毁以及同治中兴的重建作结。对余英时的引用颇多,钟摆理论Bol是不同意的。

评分

厚得要命 一个学期跨度的project最后两周开始读一天看百页 也是作死 人啊名词啊对不上中文还是挺痛苦的(

评分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清代考证学的兴衰,主要集中在江南作业的文人。没有什么单一的进路,政治的、思想史内部的、社会结构的原因都有涉及。以晚明反理学倾向为起,以太平天国对于江南学术的摧毁以及同治中兴的重建作结。对余英时的引用颇多,钟摆理论Bol是不同意的。

评分

厚得要命 一个学期跨度的project最后两周开始读一天看百页 也是作死 人啊名词啊对不上中文还是挺痛苦的(

读后感

评分

从明到清,学术话语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变,理学在被极大打击过后,异变成了以考据为核心的朴学,江南学术群体通过亲缘、地域等联系,形成了一群学术派系,他们在编修四库的时候就选择与自己学术观点相同的书籍,从而为之后学术研究发展的私家化做了铺垫。考据是义理的最终裁定...  

评分

一直以来都对汉学家比较感兴趣,但是也限于自身读的他们的书比较少,所以一直未敢对之进行评析。这次借着读完从图书管里借来的艾尔曼的两本书(另一本是《经学、政治和宗族 : 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的机会,也大体的说一下我对于汉学家的看法。 从他们研究...  

评分

曾经因为给学生上课,去校对了中译本,发现错误很多,尤其是论述的地方,有些地方甚至是严重影响原意的。校本不在手边,否则可以好好列出来。  

评分

评分

本书内容虽好,但翻译问题多多,这已是海外汉学系列的通病。有关引用文献的部分更是重灾区,漏译、错译、引错都有不少。直接看“参考书目”部分。 P204 埃克(Tsen Yu-ho Ecke)《中国书法》 按:英文当为(Tseng Yu-ho Ecke),即曾佑和,现为美国夏威夷火努鲁鲁艺术学院顾问...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