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1875—1955),20世纪德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吕贝克城。1901年凭借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而轰动欧洲文坛,成为德语文学继歌德、席勒以来又一高峰时期的领军人物。在托马斯·曼的创作生涯中,以中篇、长篇小说居多,且大多成为经典之作。其中,《布登勃洛克一家》、出版于1924年的《魔山》及其后期代表作《浮士德博士》被认为是托马斯·曼最成功的三部小说。1929年,因《布登勃洛克一家》这部伟大小说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曼是20世纪德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德语文学继歌德、席勒以来又一高峰时期的领军人物,192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还因讲究遣词造句,被公认为德国20世纪的语言大师。
《魔山》是托马斯·曼最成功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是继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凯勒的《绿衣亨利》后最优秀的“教育小说”之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思辩性。此书为作者带来了巨大声誉,1927年被译成英文后,畅销英语国家。
2000年,在德国贝特斯曼文学家出版社和慕尼黑文学之家等机构共同评选出的“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中,《魔山》名列前茅。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汉斯·马耶尔十分推崇《魔山》,并将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巨著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比拟。
《魔山》问世于一九二四年,故事则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夕。书中所描写的死神统治的“山庄”国际疗养院,实际上是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资本主义欧洲的缩影。整个“山庄”都未能逃脱死亡的厄运,这意味着“山庄”所象征的世界已经衰败、没落,欧洲战前代表自由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整个在精神上已经衰败、没落。奠定托马斯·曼文坛地位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有一个副标题,叫“一个家族的没落”;作为其后续之作的《魔山》,方方面面都前进了一大步,所反映的时代和社会生活更广、更深,所以也不妨给它加上一个副标题,名之为“一个阶级的没落”或“一个时代的没落”。
"为了善和爱的缘故,人不应让死主宰和支配自己的思想." 这是全书唯一的斜体字.我现在也记得很清楚.这是卡斯托普经历了那场差点夺走他性命的暴风雪之后感悟到的吧. 其实魔山想表达的当然远远不止这个.我想,它是个庞大的世界,充满了未知的力量,萦绕着令人迷惑的...
评分原文載於此處 http://zassili.blogspot.tw/2012/03/blog-post_31.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我有限的閱讀量,分析二十世紀上半葉歐洲作家的思想傾向,是過於冒險且易流於空泛的。但三位創作者,在相近的時間點,創立...
评分 评分"为了善和爱的缘故,人不应让死主宰和支配自己的思想." 这是全书唯一的斜体字.我现在也记得很清楚.这是卡斯托普经历了那场差点夺走他性命的暴风雪之后感悟到的吧. 其实魔山想表达的当然远远不止这个.我想,它是个庞大的世界,充满了未知的力量,萦绕着令人迷惑的...
评分可能是我联系实际能力太弱,倒没有很明显地感受到它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更像是自我拷问沉沦史。主人公一上山,那意大利老唠叨就说了句真理,别以为这里是五千米的高山,实际上是万丈深渊。就像传说中的地狱,吃好喝好姑娘大把,骄奢淫逸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寻...
故事情节不是叙述得非常流畅,因为其中夹杂了太多作者本人的观点和分析,佩服作者跨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但确实导致了这本书阅读太困难。读的囫囵吞枣,很多观点不慎明了,是以我目前的阅读水平和知识水平只能了解到这个程度了。
评分结尾实在太直白了,虽然在读完了这么N百页以后,这种结尾的确令人感动(这还是时间的力量,不管在书里还是书外),但还是不得不说真突然啊。
评分700多pages太长了
评分700多pages太长了
评分被高估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