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小说,写于1931年10月至1932年12月。“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11时至凌晨1时。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作者以此作书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寓意是很深的。书中故事发生在1930年的上海。它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工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开始,赵伯韬拉扰吴荪甫进行公债投机,而吴荪甫又联合其他资本家组成信托公司,想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因而与赵伯韬产生了矛盾。赵伯韬依仗外国的金融资本做后台,处处与吴荪甫作对,加上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的工人怠工、罢工,尽管吴荪甫和同伙竭尽全力,拼命挣扎,最后也没有改变全盘失败的命运。这幕悲剧说明,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控制、压迫下,中国的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
《子夜》写于1931年10月——1932年12月。标志着茅盾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过去,对《子夜》的评价是很高的,如唐弢的“教材”本就誉它为“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近年来,有人对茅盾的创作成就提出异议,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大于形象,有的是“主题先行...
评分茅盾是不是最懂经济的作家?大量地书写了资本家的经济生活,而且没有把资本家当作绝对的反面角色,不时强调吴荪甫实业兴邦的民族资本家身份。并且围绕吴荪甫,写他的妻子,写他的亲戚,写他的对手,写他的公债、工厂、员工,并进一步涉及革命与罢工运动,写得相当全面,并且赋...
评分这本是为了任务而读的,很长,稍觉沉闷。 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位颇有野心和手腕的民族资本家,然而他建立民族工业王国的种种执着努力终无奈地在三十年代中国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下走向颓败,伴随着故事中农民暴动和工人罢工大潮,作者无非是要最终证明中国要摆脱在半殖民地...
评分私以为非文笔不好,非描写不精。 最大的缺陷还在于烂尾之地。 本来还应该有更大的展开的,可就那么煞的结束了。真是让人不无唏嘘。 里面的那些汉子,女子,都应该还有更多的剧情可写。 如果这是一部超长篇,或者哪怕是个三部曲。 都会优秀得多,完美得多。 不管如何,语言和描...
评分《「外甥背娘舅」的那一個年代》 「外甥背娘舅」,是一句老掉了牙的舊話。 至今,這一句話的來龍去脈,大家好像都不太清楚了。儘管,市井坊間,人云亦云的考據與講法很多,曾經聽說過的,也都覺得蠻牽強的。 總之,這一句話,說的應該是亂套的意思。那麼,「外甥背娘舅」這一句...
功利大于成就的小说。
评分0
评分功利大于成就的小说。
评分功利大于成就的小说。
评分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