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每一部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表现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他于1985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化身为帕洛马尔的卡尔维诺,将他对世界的最后沉思,掩映在叙述中,穿透了人生的全部经验,小说出版一年后,因卡尔维诺溘然长逝而成为绝响,意味深长的是《帕洛马尔》的最后一章完全记叙的是主人公对死亡的沉思默想。
《帕洛马尔》:观察的本质 在看过很多小说后,我开始思考过一个问题: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吗?如果一部小说去掉具体的情节,只描写一些对所观察之物细节和自己由此产生的联想的片段,而这些片段之间可以毫无关联。那么,这...
评分观察世界,思索世界。这似乎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然而现实却是,我们往往沉浸于或者羁绊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在无休止的偷菜或者植物大战僵尸中一次次的获得精神上的欢愉,直到大脑处于停滞的状态,一切情感对于自己来说都已经麻木。 有人会说,周围的世界有什么可观察可思...
评分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将双脚离开过泥泞和污秽之中,灵魂被沉重的肉身束缚,而肉身又被泥泞焊住,无法腾空,无法飞升。而有少数的人能抓住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抽离出来,最起码让自己的一只脚腾空,迈入宇宙和永恒的无限之中(即使宇宙和永恒仍是不可知的)。显然,卡尔维诺是后者...
评分已经看书看到麻木。传说中的卡尔维诺大师,传说中的托斯妥耶夫斯基大师,在现在自以为很厉害的我看来,竟然都是如此晦涩艰深——你知道当你仰望夜空的时候,当你身处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头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落寞感。热闹是他们的,思想是他们的,伟大是他们的,而我,什么...
评分我不喜欢描写,所以不擅长描写。或者说我不擅长描写,故而不喜欢描写。这二者是很有关系的(甚至互为因果)。在阅读《帕洛马尔》第一部分的时候,那些枯燥的对海浪、天象甚至乌龟交媾乃至裸胸女人的描写弄得我疲惫不堪,对视觉经验的记录,很不幸地成为一大障碍。叙述好得多,...
以小説來命名這部作品的體裁是不確切的。應當説是一部哲學小品的集合。蹩腳的翻译对原书品质有較大折损,損失了卡爾維諾那特有的敍述的圓熟,優美與流暢。
评分读至最后一个场景,最后一行,最后一句话,最后一个字,我才发觉,这可能是卡尔维诺的自传,他准确地预言了自己的死亡。他通过思维的外延性和内在性,将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和隐秘内心统一起来。从这一点来说,他写的也是“我们”。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也是这种写法。
评分有空读读卡尔维诺
评分卡尔维诺轻快的文笔本身读起来就是享受,更不用说那天马行空的相信。总觉得他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借助于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将所知晓的天文地理的知识进行在创造,从而产生出让人惊叹的文字。他不表现现实,而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发现世界。
评分轻盈明快。卡尔维诺观察生活中各种细微复杂变化的本质,十分精准。但不同于格里耶的零度写作,更具思辨性。最后部分从宇宙的思索,回归自我,“我们不能抛开我们自己去认识我们身外的任何事物。宇宙是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仅仅是我们在自己心里早已了解的东西”p142 (又想重读《宇宙奇趣全集》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