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1899.11.24—1946.7.15)詩人、學者、民主鬥士,被稱為他的三重人格。原名聞傢驊,號友三,生於湖北浠水。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錶係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學生運動,被選為清華學生代錶,齣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生聯閤會。1920年4月,發錶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新詩集《紅燭》、《死水》是現代詩壇經典之作。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一身正氣,抗戰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唐詩雜論》是聞一多先生站在一個嶄新的高度,以曆史的眼光分析研究唐詩的結晶。全書衝破瞭傳統的學術方法、學術研究的狹隘和封閉,從詩人的角度看待、研究詩歌,多所卓見。 本書是聞一多先生的一本名著,其中的文章大都發錶在20-30年代的報章雜誌上,後來匯編成冊。聞一多是民國時代著名的詩人和民主鬥士,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嚴謹的學者,他對中國的曆史文化有著深湛的研究,《唐詩雜論》就是他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作國一部開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詩研究中的曆史地位仍然是不可動搖的。同時,聞一多的唐詩研究有他獨特的視角和方法,這對我們今天的學者仍然富有啓迪。為此,我們重新齣版瞭此書,並請著名學者傅璿琮為此書撰寫瞭“際讀”,著重於從曆史文化的角度探計瞭聞一多唐詩研究的個性特點與開創作用,這對於瞭解中國近代學術史,促進唐詩研究在大有裨益。
聞一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詩人、學者。《唐詩雜論》一書反映齣聞一多先生對唐詩的研究。書中內容涉及到文章體裁,著名詩人、詩人年譜以及詩歌的翻譯,故名之曰雜論。他對類書與詩的優劣,宮體詩的墮落與自贖、年譜的整理與考訂,尤其是對唐朝一些著名的詩人“初唐四傑”、孟浩然、賈島、岑參、杜甫、李白等人的詩歌成就有獨到而深刻的見解和分析。文章論述精闢,引用的詩歌皆具有代錶性;語言生動形象,兼有知識性和趣味性,引人入勝,讀來頗為愜意。
给三星,是因为我觉得不适合我和其他很多初学者。 理由如下: (1) 读之前,我先看了傅璇琮的导读,其中说:闻先生在本书中的几乎所有重要观点,都被后来学者们质疑。又说,从专业学者的角度,考虑到时代,不应太苛刻。 读后,确实感到有偏颇的嫌疑。因此我觉得根基不够的来读...
評分 評分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文 / 李倦容 在本书《孟浩然》一篇中,闻一多所引张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原是形容孟浩然,如今看来,用在闻一多身上竟也再合适不过。了解闻一多的人,大概都能认同他的风度仪容,磊落大方,其文采学识亦然;而联想到他的慷慨生平,「凛然如生」四字,...
評分总结一下书中杜甫年谱里的一些小八卦: 36岁时,皇帝突发奇想,要征召天下的人才,任才施用。李林甫是宰相,怕那些读书人选上來向皇帝透漏了自己的贪腐事情就糟了,于是建议按照常例考试选拔。考完以后,一个都不录用,然后跟皇帝说,皇上英明神武,天下人才一个都没漏,全都...
評分纵使说着“我不是什么诗人”,闻一多依然是一名彻头彻尾的诗人。如果不是,又怎样写得出“更敻绝的宇宙意识”般的句子;如果不是,又怎能将一本学术杂论写得如散文诗般——尽管在《类书与诗》一文中,诗人极度鄙薄学术的过度文学化。然而诗人只是给予了读者暴烈与温柔的一...
寫得不錯,詩人寫詩人還是感覺不一樣
评分小白老師課上推薦的~
评分從《春江花月夜》中看齣瞭宇宙精神,聞一多先生有想象力。
评分寫得不錯,詩人寫詩人還是感覺不一樣
评分買瞭後悔,該圖書館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