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企业主家庭。1899年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茨威格一生中著作颇多,《马来狂人》(1922)、《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192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感情的紊乱》(1927)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茨威格以隽永、流畅的文字,讲自己生平所经历的欧洲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他以诗人的感情和小说家的技巧来再现历史,在抒情中讲述哲理,把历史事件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他描写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态,披露了他所交往的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有鉴于此,《昨日的世界》不是自传,胜似自传,不是回忆录,胜似回忆录,它在广大读者中魅力永存。
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和妻子双双自杀离世。 以此时间为轴,两年之前,1940年,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写就;两年之后,1944年,该书才得以出版。 在茨威格写这本书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出于绝望,我正在写我一生的历史。” 茨威格的一生经历了十九世...
评分自己开了一个公众号,都是读书笔记,写着玩 ID:xicowebi(夏虫问冰) 都道20世纪世界乱成一团麻,然而,战争的记忆随着上上辈老人家的离世而消失,重复安稳的生活早已让当下的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回溯到一百年前的今天,正如当下一般,又何曾有谁打心底里相信,风风火火的大...
评分看完了《人类群星闪耀时》再重新翻《昨日的世界》有种特别微妙的解脱感。阅读这两本书的顺序应该颠倒一下,看茨威格包含深情地写下别人的故事以后再听他讲述自己的一生,更能体会自由主义的光辉是如何在时代的悲怆下黯然失色。 茨威格擅长记录一个个伟大的个体,他所重现的卑劣...
评分自有世界以来,从未有过慈悲的国家。 ——(法)勒南 基督教的爱所无能为力的事,可以靠一种共同的仇恨去做到。 ——(德)海涅 没有任何一份文明的记录不同时是一份野蛮的记录 ——(德)本雅明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独裁、压迫、掠夺,而是所有这些历史阴影总是挥之不去,总是像...
评分自有世界以来,从未有过慈悲的国家。 ——(法)勒南 基督教的爱所无能为力的事,可以靠一种共同的仇恨去做到。 ——(德)海涅 没有任何一份文明的记录不同时是一份野蛮的记录 ——(德)本雅明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独裁、压迫、掠夺,而是所有这些历史阴影总是挥之不去,总是像...
在读,茨威格文笔真的很棒,人文主义精神,可是感觉略缺乏层次,在读
评分回不到的曾近,不管有过多少磨难都会被记忆篡改得有滋有味。就算那是一段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绝望的时光,亦是挣扎着活下来的人们内心最耀眼的信仰。
评分读过《陌生女人的来信》后才关注的作家,很难想象那样清新舒缓的文字的作者,写战争和个人传记是什么样子。我就是抱着好奇心开始阅读的。读过发现这本书可以有很多标签,传记、回忆录、历史、战争、游记……每一个标签都闪耀着睿智、博学、坚忍、博爱的光辉。也难怪茨威格最后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结尾作为流亡者的心碎心痛与无奈,真的也打动、甚至击碎了我的心。
评分猜测是翻译的原因,中间有一部分文风略奇怪,很不“茨威格”,也与前后文很不搭。多希望茨威格的自传能多些更个人化的内容啊。
评分猜测是翻译的原因,中间有一部分文风略奇怪,很不“茨威格”,也与前后文很不搭。多希望茨威格的自传能多些更个人化的内容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