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日]石川祯浩
出品人:
页数:417
译者:袁广泉
出版时间:2006-2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45240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共党史
  • 历史
  • 石川祯浩
  • 党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政治
  • 中国共产党
  • 中共历史
  • 党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政治史
  • 历史学
  • 革命历史
  • 建党百年
  • 马克思主义
  • 中国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共创建史的进一步研究均有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日本学者石川祯浩所著《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搜集了中、日、俄等国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成产时期的马列主义传播渠道,中共上海发起组的形成以及中共成立的时间和出席中央“一大”的代表等等问题,都是出了一些新颖的见解。作者还力图表明,中共成立史的研究,应联系国际大环境,打破“自我封闭”的研究状况;应纠正以回忆录邓代原始资料的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

古川祯浩(Ishikawa Yoshihiro)1963年生于日本山形县,198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2002年获京都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1984-1986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1-2002年)。现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工作。发表的学术论文有《施存统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共产国际大会的中国代表》等近五十篇。

目录信息

序章
第一节 芥川龙之介与中国共产主义者在上海接触
第二节 促使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五四时期中国的新思潮
1.知识与革命运动
2.五四时期的“新思想”与传播媒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北京的传播
1.《晨报副刊》与陈溥贤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2.陈溥贤与日本的革新运动
3.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陈溥贤的中介作用
4.李大钊与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
1.国民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2.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3.戴季陶与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
4.汉译本《共产党宣言》
5.留日回国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四节 布尔什维克主义文献在中国的传播——新的外业知识的出现
1.《新青年》杂志的变化
2.《共产党》杂志介绍欧美社会主义文献
3.陈独秀与布尔什维克主义
4.李大钊与布尔什维克文献
小结
第二章 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第一节 鲜为人知的“密使”
1.苏俄接近远东
2.魏金斯基之前的“使者”(一)——面尔特曼
3.魏金斯基之前的“使者”(二)——波波夫、阿格辽夫、波塔波夫
4.俄西伯利亚、远东的对华工作机关
第二节 魏金斯基的活动
1.魏金斯基一行来华
2.魏金斯基在北京的活动
3.魏金斯基的身份和活动据点
4.魏金斯基在上海的活动
5.使者相继来华
第三节 中国“伪”共产党始末
1.近藤荣藏接触的中国“共产党”
2.1921年齐聚莫斯科的中国“共产党”
3.大同党——黄介民、姚作宾组织的“共产党”
4.苏俄与大同党的工作
5.姚作宾与全国学联——后“五四”的学生运动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附录一 日中社会主义文献翻译结照表
附录二 中国社会主义书籍简介
附录三 施存统口供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了过多的主流作品后可能大家脑子里都是僵化的,共产党走到今天其实并非偶然,当然历史书应该客观的记载史实,并非研究一些偶然性事件,本书的作者态度非常严谨,不漏过一丝片断,这让我看书的时候抛掉了偏见和激愤,平静的复习这段耳熟能详的历史,我想,这应该是历史著作带...  

评分

盟约心切, 茶尽南湖别。 赖是刀头帷下, 浑不怕,自贲张。 主义,一腔血, 知心惟有月。 飞入皇城旧里, 如何共,鲲鹏绝。  

评分

盟约心切, 茶尽南湖别。 赖是刀头帷下, 浑不怕,自贲张。 主义,一腔血, 知心惟有月。 飞入皇城旧里, 如何共,鲲鹏绝。  

评分

如何写就一流学术著作,石川桢浩或许给了我们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首先是视野要宽宏。作者一改之前简单把中共建党与苏俄相联系研究的办法,“在世界规模的思想流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潮流中展开”分析,打通共产主义在美国的流传路径,以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进...  

评分

在北京,陈溥贤为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他影响了李大钊转入马克思主义,虽然陈后转向KMT,但不能因此忽略了他的贡献;在上海,戴季陶、朱执信、胡汉民等热心地宣传着社会主义学说,尤其可笑的为戴季陶充分地将马克思主义传授给了陈独秀,以此可见CCP与KMT为一母之同胞;通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才是建党伟业嘛,不过伟不伟就靠列为看官自己评判了。

评分

作者告诉我们,中共从诞生开始,就不像它自己一直宣称的那般伟大,其实这没有什么丢人的。什么时候,中共能正视自己的“不伟大”,那它就离伟大更近了一点。 日本学者的中国研究著作,以及日本同行拍摄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足以令国人汗颜。南方周末的广告语是“在这里,读懂中国”,我想说,“在日本,读懂中国”。

评分

乱世换个角度看很好玩的,可以随便建党,可以勾结外国势力,好自由!带路党的黑历史!

评分

石川老师在党史考据上可以说是非常细致详实,功力炉火纯青。 大概能捋出来如下的线索: 早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共产主义运动实际都是苏联主动扩散的产物,“南陈北李”所显示的“内生说”实际难以站住脚。同时,东亚各国早期共产组织的派系斗争,实际也同苏联早年负责革命输出的对外工作机关政出多门有密切关联。 不可忽略的是,在确立上海共产小组唯一的党统之前,共产国际曾经有试图把一些社会主义色彩的政治组织改组成共产党以及试图整合无政府党与共产小组为一党的政治考量(因为共产国际是遵循一国一党原则),同时也抬出来某些早期党员的案例证明了中共与安那其思潮和日本左翼的联系,早期共产组织在组织建设上更是“摸着石头过河”。 另外,日本的马派知识分子与中国的非马派知识分子在引入马列思潮上也发挥着重要中介作用,这点也不容忽视

评分

“一大”的开幕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不是篡改后的7月1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