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1569-1650),生于法国西部,8岁时被送到欧洲当时最有名的学校之一的拉夫赖公学学习。1616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639年,他用拉丁文写了他最著名的著作《第一哲学沉思录》。1644年出版了《哲学原理》,1649年出版了《论灵魂的激情》。
《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作者笛卡尔,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是关于笛卡尔探求真理的21个指导原则。
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 By 笛卡尔 1, 研究的目的,应该是指导我们的心灵,使它得以于对“世上”呈现的一切事物,形成确凿、真是的判断 2, 应该仅仅考察凭我们心灵似乎就足以获得确定无疑的认识的那些对象 3, 关于打算考察的对象,应该要求的不是某些别人的看法,也不是我们自...
评分附录 关于直观 “我用直观一词,指的不是感觉的易变表象,也不是进行虚假组合的想象所产生的错误判断,而是纯净专注心灵的构想;换句话说,意思也是一样,即,纯净而专注的心灵产生于唯一的光芒--理性的光芒的不容质疑的构想”。 这种功能是我们的心灵或心灵的能力及于各别事...
评分附录 关于直观 “我用直观一词,指的不是感觉的易变表象,也不是进行虚假组合的想象所产生的错误判断,而是纯净专注心灵的构想;换句话说,意思也是一样,即,纯净而专注的心灵产生于唯一的光芒--理性的光芒的不容质疑的构想”。 这种功能是我们的心灵或心灵的能力及于各别事...
评分和方法谈互为姊妹篇,方法谈为宏观描述而此指导原则则为微观细化,二者互为补充,确实蔚为大观。 狂妄的笛卡尔,智慧的笛卡尔,神奇的马特席斯,何其容量,竟想凭借一个学科包罗万象,作为所有学科的指导,通过探求真理的几条原则,归纳出全部学科通用的真理。 所有学科归根结...
评分世界是一个丰满的大体系,认识它需要将它每一个节点弄得通透,然后逐一连接起来,所以他提出了 秩序和度量。 秩序存在于全部地方,无法想象混沌是无序的样子,而度量是考察秩序的好的切入口,秩序是形成度量的基础。
真理是隐藏在想象中的,不是在现实中的,不要试图从现实中寻求真理,还是从心灵里寻找更为合适。
评分翻译不好,悟性等。笛卡尔认为的基本方法:直观演绎列举都在前七则说尽了。对直观的解释是心灵纯净而专注于事物,原则七多次提及记忆的不可靠性是因为时间,反而说明直观的即时性质。原则四提到普遍数学研究秩序和度量。而秩序是认识过程中的,非传统亚氏体系以范畴划分的类属关系,认识事物秩序就是要认识因果关系和相对关系,这也与亚氏的原因不同。笛卡尔对列举而不是归纳的评价不低,感觉也和直观有关系。十二是传统的心理学认识论,感觉想象记忆理性的过程用五个假设得出偏重于理性的结论,区分简单事物与组合事物的七个原则得出三个推论。十三之后着重于用已知条件求未知的数学方法,十四解释了广延。数学中除了直观就是比较比例关系,线面体就是单位,平方,立方的关系,对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进行了几何式解释。
评分这本书有些类似于培根《新工具》的续集,只不过在推导思路上,培根通过纷繁芜杂的类比得出结论,而笛卡尔则基于代数和几何衍射世界。
评分笛卡尔意图在人的普遍认识能力(亦即天赋观念)的基础上,而非从对象、事物本身的划分上,构建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架构和知识体系,因为“应该仅仅考察凭我们的心灵似乎就足以获得确定无疑的认识的那些对象”。这也就是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提到的“内在性”。达致知识确定性的方式有两种:“直观”(intuitus)与“演绎”(deductio)。直观强调对象直接呈现在人的认识或心灵前,是“纯粹专注心灵的构想”。只有通过直观+演绎的方式,推演出较远的知识,“从直观一切命题中最单纯的那些出发,试行同样逐级上升到认识其他一切命题”,同时保证直观的确实性,最后通过列举,扫清人类知识大厦。不过,构建知识体系必然需要方法,“方法,对于探求事物真理是绝对必要的”——分析方法。
评分直观!难怪胡塞尔那么看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