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與政治似乎是一對孿生子,政治的沒落必然帶來學術的沒落,這已成為人們的一種“常識”。獨具隻眼的黑格爾卻說:常識雖然令人尊敬,對於曆史研究卻未必適用。著名學者硃維錚教授通過他對近代中國的深入研究,同樣為人們昭示瞭這樣一個事實:腐朽清王朝的覆滅,並沒有使學術走嚮沒落。晚清的學術,屬於明末清初中西文化發生近代意義交往以後的過程延續,它的資源,固然時時取自先秦至明清不斷變異的傳統,但更多的是取自異域。
关于思想史上的康有为,作为政治家还是经学家,学术界一直讨论不休。但我们知道,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隐匿的联系。如果将经学家与政治家联系起来,岂不就是今文经中公羊学的改制思想。如果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历史上著名的三次政治改革,完全不是由《春秋公羊传》来支持,反而是根...
評分关于思想史上的康有为,作为政治家还是经学家,学术界一直讨论不休。但我们知道,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隐匿的联系。如果将经学家与政治家联系起来,岂不就是今文经中公羊学的改制思想。如果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历史上著名的三次政治改革,完全不是由《春秋公羊传》来支持,反而是根...
評分朱维铮师从周予同,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长期执教于复旦大学,以经学史见长,但是,朱维铮先生初入史门却并非研究思想史,其早年第一篇论文《府兵制度时期西魏北周社会的特殊矛盾及期解决——兼论府兵的渊源和性质〉,发表于《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 而文革后,...
評分朱维铮师从周予同,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长期执教于复旦大学,以经学史见长,但是,朱维铮先生初入史门却并非研究思想史,其早年第一篇论文《府兵制度时期西魏北周社会的特殊矛盾及期解决——兼论府兵的渊源和性质〉,发表于《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 而文革后,...
評分朱维铮师从周予同,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长期执教于复旦大学,以经学史见长,但是,朱维铮先生初入史门却并非研究思想史,其早年第一篇论文《府兵制度时期西魏北周社会的特殊矛盾及期解决——兼论府兵的渊源和性质〉,发表于《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 而文革后,...
兩書所選篇目重閤很多。學曆史的黑人就是厲害啊。挖人心思的功夫不下陳寅恪。
评分看瞭頭幾篇,不想看瞭。實在喜歡不起來硃維錚,論文寫得都像隨筆,沒有嚴謹的論證,隻有陰沉的論斷,而且極喜誅心,隨口臧否人物(主要是否),而常與事實不符,誇大個人恩怨的曆史作用,把刻薄當深刻。
评分第二本硃維錚,風格依舊。“學”與“術”
评分晚清學術史論的上乘之作
评分雖然是個人論文閤集,但是水平很高,問題意識很連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