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作为思想家、哲学家的朱熹文学活动作了一番巡礼,详细论述了朱熹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以及其关于古代典籍的整理、注释,充分展示了朱熹在宋代文学史上的成就,对目前朱熹研究中缺乏对其文学成就评价的现状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莫三三平平的字眼里有大大的功力啊……暑假拜读
评分各部分撰稿年代跨度较大:楚辞学部分发表于1983,文学理论部分发表于1988,诗经学、对历代文学的批评等部分成于世纪之交。因而,文风差异十分明显。不过,问题意识之强烈、不作高奇之论是一以贯之的。
评分考证往往可取,比如春日寻芳泗水滨的泗水实则应作四水。但总体上定位似乎有偏差。
评分第三章第三节页119.朱熹关于文学本质的观念,作者强调“文以载道”是非功利性质的,抒情审美的,并列举了个别例证,主要是对《诗经》和《楚辞》的理解,或者说更主要的在于对《诗经》文学性的注重。重视诗言志、诗主吟咏性情及诗的文学功能。私以为这只能说是朱熹解读《诗经》境界的开拓,而“文以载道”依然重在道,文须因道而成(参考郭绍虞《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一文,在郭先生看来,“文以贯道”因文以见道,虽亦重道而仍有意于文,二人理解恰好相反)。说到底朱子是理学家身份的文学家,他眼里的《诗》仍是经而不是纯文学作品(好吧,我白读了,最后又绕回来)
评分各部分撰稿年代跨度较大:楚辞学部分发表于1983,文学理论部分发表于1988,诗经学、对历代文学的批评等部分成于世纪之交。因而,文风差异十分明显。不过,问题意识之强烈、不作高奇之论是一以贯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