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尔滨。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之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评论家。”

出版者:李敖出版社
作者:李敖
出品人:
页数:370
译者:
出版时间:2000-02-01
价格:0
装帧:軟精裝
isbn号码:978957510077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李敖 
  • 历史 
  • 小说 
  • 晚清 
  • 谭嗣同 
  • 歷史小說 
  • 政治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正如简介所述,这本书是关于大人物的,关于戊戌变法那一段历史时期涌现的一概风云人物。 这本书内容涉及面之广也是令人惊叹的,出入、仕隐、夷夏、中外、因果、生死。。。 里面有很多佛法的阐述,像谭嗣同他们关于华严经的探讨,我无论如何也是难以领悟的。唯有希望今后能抽...  

评分

本书最后的段落,康有为和虚构的共产党人李十力的对话很有意思。康有为说我们革命是从上面动手,不成功流得是自己的血,你们是从下面动手,失败了,流得是千万老百姓的血,值得么?之后整整一大段都是通过李十力的口,论述中国没有改良的基因,不仅在这个历史关口,在任何变革...

评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位以嘴大闻名的老先生原来不曾来过法源寺,知道他终于有一点不如我,这让我很高兴。 我第一次去法源寺是多年前一个秋天,印象里有温暖的阳光和金黄的树叶。第二次去是一个冬天,印象里有温暖的阳光和光秃秃的树枝。今年再去,是个大热的天,法...  

评分

如果戊戌变法得以实施的话,谭嗣同会以什么方法/名义处理那些保守派呢? 历史上很多变革到最后都会演变为忠奸的辩论,保守派以忠奸的名义反对变革,变革派反过来又以忠奸的名义镇压保守派。而相对于问题的本身确很少有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对问题的原因和各种变革的成本/...  

评分

读此书的原因 我听说李敖是很早以前的事了,记不清个大概了。真正看到李敖,认识李敖确是他前不久到中国大陆文化之旅中在北大、清华和复旦的演讲,以后看到的他在台湾的一些演讲、访谈,还有他的“李敖有话说”节目,当然还不能少了他在台湾综艺娱乐节目上的表现。当然他和那...  

用户评价

评分

历史虽是客观的,但历史书却是主观的,而这本似是而非的历史小说,却更加主观了。说是小说,却像是儿童读物,看着像历史,却更像是作者心中的英雄崇拜。

评分

11/07/09读完。李敖写的谈话很多哦,大段对话争辩谭嗣同牺牲的意义以及改良还是革命。 世界变化得太快了,几千年来的古老中国必然会脱胎换骨,究竟是变好了呢还是变坏了呢?革命者看到自己奋斗一生的革命成果竟如此这般时,是不是想自杀呢,还是像康有为一样的偏执。

评分

鹏飞的书,高中看的,内容几乎全忘了。

评分

2019年3月18日,李敖逝世一周年,重读《北京法源寺》。大概10年前上大学时读的这本书,这次重读看台版。2019年6月7日,读完北京法源寺,在历史中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因缘与际会,是满清与共产主义的跨度与衔接,小说中历史鲜活与生动,改良与革命是那么的具体,不是历史书上的一条条考点,只是这究竟是小说还是历史,或许李敖本身的醉翁之意就不在于故事,所以大段大段的对话中是生死、是佛法、是历史、是未来、是中国的命运与人物的命运。如今再看有人会不屑一顾,就像这些被掩埋在北京高楼大厦之下的胡同儿里的历史,在几千万的身边却也没有几个人再关系,生活在飞速前进,我们都一样,一样没空回头看看这些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事儿。P·S:在东城的胡同里,发现了梁启超的故居,站在门口花了几分钟的时间若有所思。

评分

历史虽是客观的,但历史书却是主观的,而这本似是而非的历史小说,却更加主观了。说是小说,却像是儿童读物,看着像历史,却更像是作者心中的英雄崇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