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麯日記》主要內容:在這本被人譽為“奇人奇書”的日記裏,記錄著當年不少文化人所製作的構思奇巧、妙趣橫生的麯謎,粗略算算,數十條之多。如謎麵“酒闌人散”,謎底為劇名“罷宴”;謎麵“老調子”,謎底為麯牌名“前腔”;“赤壁鏖戰”的麯牌謎底是“滿江紅”;而唐詩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張允和製得謎底為兩個戲劇人物“關羽、張飛”。日記記載,當年的吳祖光亦曾製謎一聯,謎麵是三國裏的故事“轅門射戟,翼德低頭”,而謎底就是故事的結局,竟是這本日記的主人“張允和”,這麯謎要細細琢磨,會讓您豁然貫通,不能不感嘆製謎人的智慧與幽默。絞盡腦汁去解讀麯謎,大有麯徑通幽、柳暗花明、讓人迴味無窮的意境。《昆麯日記》一書,不僅記載瞭北京昆麯研習社的活動,還包括各地昆麯領域的大事,是一部珍貴的當代昆麯史料。
日记里经常出现的曲社三个小社员:胡保棣和许宜春许淑春姐妹。一曲小《游园》大获好评。 胡保棣是随着母亲爱上昆曲,许宜春许淑春姐妹是跟着爷爷而许宜春许淑春姐妹。昆曲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总是第一的。 图1是允和《昆曲日记》里和小曲友有关的部分。 图6是1960年16岁的胡保...
評分一些建议和勘误,希望出版社不要生气。 1. 第一页允和照片下的出生年份误写为1901年,应为1909年。 2. P899 合肥张家世系简表里中 充和的出生年份误写为1914年,应为1913年。 3.前面的照片不少是大合影,下面标示的人名很难对得上照片里的人。如第三张照片,即周有光的右页,说...
評分允和先生的《昆曲日记》再版,得到毛边精装本,十分喜欢,只是不大会拆,弄得坑坑洼洼,觉得有些对不起。此次书多了很多内容,比之前的两版厚实多了,粗粗对比下,多了照片,关于昆曲的一些文章和曲人名录之类。只是也有一些不该有的错误,连我这个校对门外汉都发现了。 允和是...
評分去年秋天去北京昆曲研习社感受昆曲。研习社在校尉胡同的校尉小学里,大厅里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排身段,初秋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教室里,笛师在给新学者拍曲,笛子声想起,整个教室的光线都不一样,一位身材娇小满头银发地老太太走进教室跟大家打招呼,解释最近身体不好没有...
評分昆曲曾经靠什么来维系,请读此书。 他们曾经如此鲜活与生动,尽管他们不太可能进入昆曲或戏曲史。 可惜,日记存在断代的缺憾。 相信,日记并不曾断记!
昆麯的那些優雅沉靜又明媚亮麗的好日子,大概隨著張允和的青絲白發與滾滾紅塵,一去不復返瞭。
评分瑣碎,但有意思
评分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评分純粹日記,非熱血昆麯愛好者所不能得其要領的;我本指望看到更多的舊事溫存。而且,不得不說這齣版社真是……糟糕
评分昆麯的那些優雅沉靜又明媚亮麗的好日子,大概隨著張允和的青絲白發與滾滾紅塵,一去不復返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