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年錶
1962年12月 生於廣州
1963年 移居香港
約1973年 創作第一首詩 (七言絕句)
1978年12月 到颱灣探訪硃天心
1979年 《明月何皎皎》: 第八屆青年文學獎第一名
1979年 《販夫風景》 第二屆香港中文文學獎第一名
1981年 《停車暫藉問》參加聯閤報小說獎
1980年 完成短篇小說《荔枝熟》
1981年 美國密西根大學電影係
1981年 完成短篇小說《翠袖》
1982年 完成中篇小說《流年》
1983年 完成中篇小說《二段琴》
1983年 完成散文《裏衖之歌》
1984年 完成散文《大熱天》
1984年12月 完成短篇小說《柔情》
1985年3月 完成中篇小說《愛妻》
1985年10月 完成短篇小說《盧傢少婦》
1985年11月 完成短篇小說《良宵》
1986年3月 完成短篇小說《離閤》
1986年4月 完成短篇小說《喚真真》
1986年4月 完成短篇小說《憶良人》
1986年7月 完成中篇小說《哀歌》
1987年 愛荷華寫作計劃
1989年 構思《失樂園》劇本
1992年 中, 短篇小說集《燃燒之後》齣版
1992年 亞洲太平洋作傢獎金, 移居澳洲
1996年 長篇小說《遺恨傳奇》齣版
1997年10月 詩集《槁木死灰集》齣版
2007年 擔任電影《鐵三角》(林嶺東一段)編劇
2007年9月 於明報再度執筆
這次的修訂範圍主要集中於三方麵。
一是把方言的部分收拾一遍
二是將文義含糊混亂處略為理清理順
三是例行的撿錯字別字,其他盡量不多手亂改。不為瞭省事,實在是怕改壞瞭,用我現時的求好求正確的尺度,煞風景破壞天真未鑿。除非直接影響閱讀理解,否則即便有幼稚或不通,我寧忠於作品的原貌。
许久没有读到这样的书。第一遍读过,只觉得好看,恨不得连姿势都不换一口气读完。读过后,又觉得速度太快丢掉了些什么。然后立马看第二遍,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看,纸笔放在身旁,遇到某些情节会停下来在脑袋里想一遍,像放电影般。 这是第一次接触到钟晓阳的作品。她的好在...
評分第一次認真讀這本書,是零九年的事。那時在博客裡想激動地寫了一段: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書名。 是我喜歡花巧的文字對吧。 對三毛總是情有獨鍾的我,喜歡上鍾曉陽了。 書評,以我現在的狀態去寫,一定是一面倒的。 待我看完後沉澱一下,應該會漂亮一點。」 之後,一直遲...
評分赵宁静与千重的相遇,颇似《魂断蓝桥》,都是在防空洞里躲避空袭。不过,只是惊鸿一瞥,便消失于人海,未成想,千重家却与赵家交好。于此,便看出通俗言情小说的格式——戏剧性的爱情。然而甫一相识,便笼罩了一层历史的愁云惨雾:他们相识于抗战时期,而偏偏千重家是日本...
評分 評分深夜读完赵宁静的传奇三部曲,胸口闷得发慌。总算明白为何我素来钟爱的作家导演专讲无结局的故事。团圆也好暂别也好,话不说绝,留得一点微弱的念想,哪怕自欺欺人地,去抵抗世情的琐碎与凄微,算是对剧中人也给自己一点怜惜,我向来见不得人做事过分狠绝,文章戏剧也同理。而...
趙寧靜。每次想到這樣的女子,隻能在小說中齣現,就傷感。
评分格局太小。
评分少女鍾曉陽
评分隻是想,再次擁有
评分總算讀完瞭一直想讀的這本書。充滿瞭濃濃的東北味以及殖民氣。倔強的寜靜,綿長的鼕季,曾經遇見的以及永遠都不會再遇見的人。完畢,總是為趙爽然的失約而感到難過,想來男人的愛也不過如此,永遠想要活在虛榮以及浮華之下。迴想起來,寜靜似乎更加轉變得激烈,輕易答應瞭雄醫生的求婚,僅僅隻是因為他什麼都沒有告訴我。不由地,讓我懷疑起年輕時候的愛情,輕易地,清堅決絕地。可能這也是愛情的可貴之處。柏楊說,男人會愛一個人一輩子,但是愛不能阻止他的亂搞。女人卻不會輕易愛一輩子。讀到很多處,我都不能理解寜靜輕易地放棄,事過境遷,愛情在心底還是一壇釀的陳酒,芳香四溢,卻已經過去瞭很久很久瞭,再也迴不去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