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原名玉堂,福建龙溪人。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19年去美国留学;后转赴德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英文教授。1932年起,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抗战开始后,赴美国任教,并从事写作活动。著有《翦拂集》、《大荒集》等。
《林语堂散文》中林语堂的人生哲学亦如他的社会观、政治观和历史观一样复杂。林语堂自幼耳濡目染于“亲情似海的基督教家庭”,他念的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教会办的学校;宗教观念深铭其心。以后长期生活在西方文化环境,受到系统的西方文化熏陶,而又对中国的儒、道、佛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因而他在理解中国的传统和现实、选择人生时,往往带着西洋绅士的头脑和眼光。
当年读得时候也不大,文字都很短,觉得每句话都好有道理,现在再回来念,才知道,字字珠玑是用来这样形容的。很有风骨的前辈。
评分当年读得时候也不大,文字都很短,觉得每句话都好有道理,现在再回来念,才知道,字字珠玑是用来这样形容的。很有风骨的前辈。
评分浮躁的时候就是灵魂感到饥饿的时候,生活变得平淡无奇,就像一餐无味的饭让人不忍食之。这个时候细心的调味,就变得格外重要。 我总是动不动就去审视自己的灵魂,窥探那心灵的深渊,不知道那深渊有没有回我以凝视?当灵魂处于混沌的状态时,身体的力量也就无法从一处凝聚并迸发...
评分当年读得时候也不大,文字都很短,觉得每句话都好有道理,现在再回来念,才知道,字字珠玑是用来这样形容的。很有风骨的前辈。
评分不算本书的书评,就是一个小概述。 林语堂是一代文化大师,无奈晚节不保。不过是非功过,交给历史学家来点评吧, 我们只说说他的作品吧,他也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提名。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部《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不仅讲了儿女情长,也融入了历史的思考...
2009年火车上看完,长途火车是读书的好地方啊~~~
评分又见大师。
评分初中时的枕边书,说实话,至今也没看懂。
评分又见大师。
评分快乐清高自我的老头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