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真实》是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新旧两派一次论战的产品,是巴特对攻击他的一篇文章《新批评还是新骗术》的反击。看来晋仪选译巴特这篇力作,除了它有文献性的价值外,另一原因是她很欣赏作者在他写作中所透露的精神境界:“绝没有权势,只有些许知识,些许智慧和尽可能多一点的趣味。”
目录:
第一部
1.批评的拟真
2.客观性
3.品味
4.明晰性
5.说示无能
第二部
1.评论的危机
2.语言的多元性
3.文学科学化
4.批评
5.阅读
索引
批评与真实(二) 1. 分类(classment)的重要性 2. 突破语言,智力转向自我探索,评论家与作家靠近——评论的普遍危机。 3. 文学作品意义的多重性,象征的稳定性与自由性。 象征符号并非任意的,阅读的规例不是字面意义的规例,而是暗喻的规例。语言学建立(而非减少)语言...
评分“书本被写书的人从反面来理解,再无所谓的诗人或小说家的存在,而只剩下书写本身。”(《批评与真实》P43) 作者在写完一本书之后就脱离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仅仅只是一种语言、一种符号而被人阅读、使用、流通,从而有了新的、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有时并不是作者本身的写作意...
评分《批评与真实》是巴特为“新批评”辩护的小册子,才四万多字,所以就着隔壁的电视声音和刘德华的歌声花了两个多小时就看完了。电视里不断地放着国民党主席连战访华相关的新闻,和我阅读的同时,估计连战正在离我1500米外的金陵饭店的29楼某个房间里和幕僚们聊天。不过比较而言...
评分1. 拟真的意涵:论及一本书时,要讲求“客观”“品味”和“明晰”,这就是批评的拟真(p35)。 2. “新批判”深入具象,将具体与抽象并置 3. “旧批判”的惯性,迎合大众,诉诸道德 具象的平庸,试图用客观、理性(所谓可以在一般人中引起普遍共鸣的东西)解释一切 4. 品味,...
评分批评与真实(二) 1. 分类(classment)的重要性 2. 突破语言,智力转向自我探索,评论家与作家靠近——评论的普遍危机。 3. 文学作品意义的多重性,象征的稳定性与自由性。 象征符号并非任意的,阅读的规例不是字面意义的规例,而是暗喻的规例。语言学建立(而非减少)语言...
读完了,但显然还需要再读一遍两遍三遍。这不仅仅是新批评针对旧批评之批评的驳斥文,这本书的题目其实是《批评家的逆袭》,文字有自己凭藉的媒介,文字也是批评家与作家交战与交汇的载体。还有很多感想,再读再写,现在我要去吃饭饭了,嗯
评分读完了,但显然还需要再读一遍两遍三遍。这不仅仅是新批评针对旧批评之批评的驳斥文,这本书的题目其实是《批评家的逆袭》,文字有自己凭藉的媒介,文字也是批评家与作家交战与交汇的载体。还有很多感想,再读再写,现在我要去吃饭饭了,嗯
评分为新批评辩护的一些文章,讲述语言部分很好。
评分「巴布亞人的語言很貧乏,每一個部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但詞彙不斷的在消滅。因為凡有人死去,他們便剪去 幾個詞作為守喪的標記。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勝過巴 布亞人。因為我們尊敬的保存已故作家的語言,同時 也拒絕思想界的新詞新義。在此守喪的特徵不是讓一 些已有的詞死去,而是不讓另一些詞誕生。」 我喜歡前半部,因為眷戀、或者傷痛,我們對某些詞語瘖啞 讓這些詞語隨著摯愛的人死去、再也不願提起。就讓心的一 小塊永遠暗著。
评分武大图书馆 C 区,借走的第一本书,读了一晚上,次日清晨读毕,被征服。#需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