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森教授撰寫的這本《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是公共選擇理論的奠基之作。第1章對集團和組織行為的某些方麵作瞭邏輯的理論的解釋。第2章考察瞭對不同規模的集團進行分析的含義,並得齣在許多情況下小集團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這一結論。第3章考察瞭贊成工會的論點的含義,並得齣以下結論:某一形式的強製性會員製度在大多數情況下對工會是生死攸關的。第4章運用本研究中提齣的方法對馬剋思的社會階級理論進行考察並對其他一些經濟學傢提齣的國傢理論進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闡述的邏輯對許多政治學傢使用的“集團理論”進行分析,並證明對這一理論的通常理解在邏輯上是矛盾的。最後一章提齣瞭一個與第1章概述的邏輯關係相一緻的新的壓力集團理論。這一理論說明大的壓力集團組織的會員製度和力量並不是遊說疏通活動的結果,而是它們其他活動的副産品。
1.最近又翻看了一下这本书,买了10几年,书都发黄了。 2.原理仍然没问题,但时代多了互联网,结论可能会有较大变化。 3.行动成本与收益的测量是奥尔森理论的基础。 4.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行动成本,尤其是行动的串联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大集团的行动性质向小集团...
評分 評分 評分一個人不管是否屬於一個集體,他的行為始終指嚮個人私利,這是人的本性也是理性。但這種自利目標常常與增進集體利益並不等同。因為集體利益是一種公共物品,每個成員都可以享受它、消費它。那麼每個成員的理性選擇盡量等待其他人提供公共物品,而不去主動提供公共物品,除非自己花費的成本小於個人所享受到的公共物品。
评分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本書從經濟學和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嚮你解釋其原因,以及何種情況下三個和尚能吃到水。
评分翻譯得有些生硬。很有道理。作為個體,人未必就會被數字主宰。作為群體,看似喪失理智的短視行為恰恰是因為每個人的理性選擇的集閤。
评分基於理性人的搭便車理論,集團越大,越需要選擇性激勵。
评分說實話吧,看得莫名其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