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 1821-1867),法国诗人。作品有诗集《恶之花》和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另写有大量文学和美学论文。他被认为是使欧洲人的经验方式和写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作家,他的美学理论在诗歌和艺术史上是一个重大转折点,是现代主义各流派灵感与理论的不尽泉源。
郭宏安,1943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原籍山东莱芜县。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该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恶之花》是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死亡”和“增补诗”七部分。本书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和痛苦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诗人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它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
随雪崩一起坠落 ——《恶之花》中的女人 一、在对你的吻中无休无止地报复——作恶者 波德莱尔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卡罗林·杜费斯改嫁欧比克少校,此时波德莱尔68岁的父亲约瑟夫·弗朗索瓦的服丧期尚未满。这一事件给幼小而内心敏感的波德莱尔造成了持续一生的影响...
评分《恶之花》的美妙之处,正在于那些血腥暴力、阴郁黑暗、强大牛X而又支离破碎的片段,让人反复穿行在阴霾的天幕,忧心忡忡那些不知何时会席卷而来的雷雨闪电,体味飞翔的速度中生存的快感,抒发一种不可言说的异样的情怀……《应和》是我对波德莱尔诗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
评分波德莱尔是批评家和诗人,除了这本传世的诗集《恶之花》,他还写了一些散文和文学、美术的评论。他的文章大多是发表在报纸杂志上。一般说来,这样的短文所具有的力量总是有限。但波德莱尔的这些短评使人们对艺术的观念产生改变,他被称为现代艺术的奠基者。 尊崇理性是波德莱...
评分《恶之花》初次发表时收诗100首,涉及到女人意象的有48首, 若再包括其它诗歌中零星提到的女人意象, 《恶之花》中与女人有关的诗歌占到诗歌总数的一半以上, 可见女性在波德莱尔是各种有很重要的地位。 其中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便是女同性恋者,在女性意象诗歌中占3首,...
评分埃德加•爱伦•坡一八〇九年一月出生在波士顿,自幼父母双亡,同养父母生活。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对诗歌的热爱。传记中最早一次关于坡的写诗记录,是在坡中学时代;坡的老友埃利斯晚年回忆说:爱伦夫妇对埃德加过于溺爱,给他送进最好的学校。并且要他练习最文雅的社交习惯。...
是翻译的问题吗,钱老的翻译应该是公认的比较高的水准啊,为嘛读起来没几首有感觉啊,还有我记得当时买的没25块钱那么贵啊。。。
评分有空再读一遍,最后几首有点感觉了。
评分内容本身没问题,但这版不全,删了那么多还不讲清楚。就不能改个名?《恶之花选译》之类的?
评分是翻译的问题吗,钱老的翻译应该是公认的比较高的水准啊,为嘛读起来没几首有感觉啊,还有我记得当时买的没25块钱那么贵啊。。。
评分路人行踪不明,城市麻醉绚丽,"我纷纷的情欲"汹涌而淌,晕眩,眩晕,涂写迷恋之浓郁。(想到木心那句"有时候觉得人生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