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1936年12月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20世纪50年代初读中学时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自北京移民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在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重新执笔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的作家。1993年创办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其代表作有:《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习惯死亡》、《青春期》、《一亿六》等。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刊物奖,有多部小说改编为电影电视搬上银幕。作品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国外发行。
《张贤亮集:习惯死亡》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心态的长篇小说,张贤亮打破以往传统叙事模式,采用意识流的手法讲述一个经历过“文革”的知识分子,若干年后的内心自省。
我是在张贤亮先生逝世后,开始读他的小说的。个中感受如这篇简短的书评所写:一个有关社会,有感于我们这个国家的政治生态;另一个有关个人,即面对生命本质的个体思考。 记忆里,我们这个国家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有时候觉得,我们这个国家里热衷政事的“...
评分药咖:沉沦,在文学、电影和摇滚乐(微信公众号ID:medicoffee) 我不喜欢所谓的现代艺术,尤其是那些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搞的有些小资、有些文艺、有些情怀的雕塑、绘画以及展览,让我觉得千篇一律。所以,当我在一年前的国际设计中,看到那家杨梅竹斜街上的旧书店卖的这本封面...
评分据说这本书曾被禁过,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书中有些对性爱过火的描写,还有嫖妓的镜头。只所以解禁,我猜测在世风日下的当下,书中的描写已不值一提。 对与那些经历以及未曾经历过那段中国解放后的黑暗时期的所有人,这本书都值得一看,你可能会发笑,因为这本书里充满了黑色的幽...
评分作者在书中不断在提出他的无限次的死亡的能力,而放在当下,这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能力。而在无限次轮回中,他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张老在《习惯死亡》中提到他最大的财富只有死亡,这恰恰是他所希望的解脱——在痛苦的世界中轮回,是比死亡更残酷的酷刑。 我们现在也何尝不是呢...
评分药咖:沉沦,在文学、电影和摇滚乐(微信公众号ID:medicoffee) 我不喜欢所谓的现代艺术,尤其是那些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搞的有些小资、有些文艺、有些情怀的雕塑、绘画以及展览,让我觉得千篇一律。所以,当我在一年前的国际设计中,看到那家杨梅竹斜街上的旧书店卖的这本封面...
这是怎样的矫情和矫情?完全不像一大老爷们写的
评分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的,作者那种天马行空的写法,真的不容易吸引人,如果今天看了一半,明天再看,很不容易想起昨天的内容。可读性不高,作者太想玩文字了,玩的过了
评分中国意识流,哪天读懂了就可以再读下一本,先不做评价
评分中国意识流,哪天读懂了就可以再读下一本,先不做评价
评分这是怎样的矫情和矫情?完全不像一大老爷们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