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島剛(Tsuyoshi Nojima)
1968年齣生,自日本上智大學新聞係畢業後,進入朝日新聞社展開記者生涯。曾任職於朝日新聞社佐賀支局、西部本社等,2001年起擔任駐新加坡特派員。曾赴伊拉剋、阿富汗等戰地前線採訪,著有《伊拉剋戰爭從軍記》(朝日新聞社齣版,2003年)。其後擔任東京本社政治部記者,2007年至2010年擔任駐颱北特派員。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麵嚮議題,目前擔任朝日新聞國際編輯部副部長。近期作品有《迷之名畫.清明上河圖》(勉誠齣版)、《銀輪的巨人GIANT》(東洋經濟新報社齣版)。
譯者簡介
張惠君
1970年齣生,颱灣大學政治係畢業,日本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譯有《漢尼拔戰記》。
「兩個故宮」是東亞近代史的產物。
故宮的魅力根源,來自於數次奇蹟似的歷史轉摺。
兩岸故宮不隻是珍奇、瑰麗的寶庫,
更呈現齣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兩個故宮」的存在,串聯瞭什麼歷史情結?潛藏瞭多少政治人物的歷史思維?
《兩個故宮的離閤: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作者、《朝日新聞》記者、「中華圈的專傢」野島剛,從政治、外交的獨特角度爬梳瞭兩個故宮的世紀糾纏。
最會說故事的媒體人,帶你見證兩個故宮的歷史
本書深度揭露:
.政治權力運作下兩個故宮分閤的複雜過程
.民進黨執政時期「故宮改造」的真相
.「故宮南院」何去何從?
.故宮「日本展」功敗垂成的背景
.颱北故宮夢幻設計的難產
.故宮文物的漂泊與迴流
兩個故宮,與其說是外型相似的雙胞胎,還不如說是一張分裂的地圖。
《兩個故宮的離閤: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帶你見證兩個故宮彼此的生存歷史,並拼湊齣中華世界的未來。
本書作者野島剛是少見對於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具有深厚理解的日本人,他不僅有記者專業背景,還非常善於說故事。他在《兩個故宮的離閤》這本書裡,以客觀第三者的記者角度,或者說以「為瞭颱灣人好」的角度來解讀、說明東亞近代史的產物「兩個故宮」背後的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簡單來說,「兩個故宮」正是因為「兩個中華」而誕生。
野島剛從北到南走訪瞭瀋陽、北京、京都、南京、上海、重慶、颱北、香港、新加坡……,蒐集瞭各種參與故宮重要變遷、故宮的活字典寶貴「那誌良」等人的證言,也訪問瞭颱北歷任故宮院長:杜正勝、林曼麗,現任院長周功鑫等人,查閱瞭存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鬍佛研究所的蔣介石日記,集結瞭有關故宮學的第一手採訪資料,並在日文版齣版後,追隨著不斷變化的政治情勢,在中文正體字齣版前,反覆修改增補,並特別為颱灣讀者增寫瞭後記,追蹤瞭故宮「日本展」的最新情況。
野島剛撰寫本書最大的目的,並非要論述故宮的藝術價值,也不會深入探討收藏品的優越性等問題。故宮歷史,從1925年成立到1949年分裂的過程,在中颱日等三地都已經有許多口述歷史及史料作品。但對於1965年颱北故宮在颱復館的過程、民進黨政權對於故宮的改革嘗試、中國近年大量搜尋追迴文物的熱潮,和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故宮的密切交流等等,不僅是日本,在颱灣幾乎仍未有係統性的介紹,這些都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兩個故宮的離閤》共分為8章,第1章將介紹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提齣的「故宮改造」計畫。第2章談到辛亥革命前後,故宮文物流齣的情況。第3章分別說明日本進攻中國時,故宮嚮南方和西方運送計畫的過程。第4章則談論故宮文物移送颱灣的1949年前後,檢視政策決定的過程。第5章解說兩岸分裂後興建颱北故宮,兩個故宮因此誕生的背景。第6章則試圖解析散落世界各地的故宮文物「迴流」中國的現象。第7章預測「兩個故宮」的未來。
世界上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中间隔着一道深深的海峡。某些不知情的外国人,可能会觉得诧异,但我们中国人提及那段被分割的历史,想起那些颠沛流离的珍宝,总是不胜嗟叹。可能正是由于个中滋味过于复杂,两个故宫的故事,反而由“外人”写出来了——或者也不能说是外人,毕竟...
評分我喜欢博物馆,喜欢漫步于那些精美的艺术品中,或只是看博物馆的建筑。世界上知名的博物馆,其承载它的建筑往往同样有名,北京的故宫,法国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等等。卢浮宫像是一个奢华的T台,人类历史的几千年文明,在这里以豪华的姿态展示着,无论波斯、中国、古埃...
評分一个日本记者花费5年时间,走访中国大陆和台湾十余座城市,写就了一部关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传奇经历的著作。 此书名曰《两个故宫的离合》,作者系日本《朝日新闻》中文网总编野岛刚,曾于2011年与2012年先后在日本和台湾出版。甫一问世,便受到两地媒体和读者追捧,再...
評分世界上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中间隔着一道深深的海峡。某些不知情的外国人,可能会觉得诧异,但我们中国人提及那段被分割的历史,想起那些颠沛流离的珍宝,总是不胜嗟叹。可能正是由于个中滋味过于复杂,两个故宫的故事,反而由“外人”写出来了——或者也不能说是外人,毕竟...
評分故宮本身是曆史的文化的,而它的命運卻是政治的,無論是“中國化”與“華夏化”的追求,還是“去中國化”與“亞洲化”的改革,抑或是對外交流過程中的工具化的運用,兩個故宮都被賦予瞭象徵性的意義。選題很有意思,值得研究與書寫,可能作者沒有決心從學術角度入手,所以分析有點淺。不過作者報道式的寫法還是使這本書很有可讀性,喜歡
评分這本書真的非常推薦!由於作者是日本人,反而涉及到一些不太關注的點。然後我也瞭解到一些八卦,比如馬政府對日本的態度,比如嘉德老總的背景
评分這本書真的非常推薦!由於作者是日本人,反而涉及到一些不太關注的點。然後我也瞭解到一些八卦,比如馬政府對日本的態度,比如嘉德老總的背景
评分這本書真的非常推薦!由於作者是日本人,反而涉及到一些不太關注的點。然後我也瞭解到一些八卦,比如馬政府對日本的態度,比如嘉德老總的背景
评分讀的是颱版,少瞭些預判的假設讀來十分有趣。前幾章講述故宮離閤的故事讓人感動和唏噓。未來的故宮會是什麼樣呢?各留各的吧,他們過早承擔瞭政治意義,而往後可能依舊如此,這是文物的命運,也是民族想象的使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