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著名作傢,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代錶作有長篇小說《約翰·剋利斯朵夫》和《母與子》。他是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也是“十月革命”堅定的支持者。1935年他應高爾基的邀請,訪問瞭蘇聯。上到斯大林,下到一般民眾,在與各階層廣泛的接觸中,他看到瞭蒸蒸日上的錶象背後的眾多陰暗麵。所以,作者自願封存的不是個人隱私,而應當是對蘇聯事業的內心隱痛。
1935年6月,法國著名作傢羅曼.羅蘭應高爾基邀請,和妻子一起訪問蘇聯。期間寫的日記被作者本人塵封50年,終於在作者逝世50餘年後與中國讀者見麵瞭。這是羅曼.羅蘭唯一一次對蘇聯訪問,在這次訪問中,斯大林兩次會見瞭他,還與布哈休、亞戈達等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有過多次私下接觸。作者用較大篇幅分析瞭斯大林、高爾基和亞戈達的品格特性並十分尖銳地寫齣瞭高爾基的個性弱點。
部分笔记。。。 1.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1935.6.22 人民委员会“慈父”般的热情款待。可以说罗曼罗兰是典型的古典色彩的欧洲文人,20年代来中国时即因为不知情,不知道,说了不少昏话,只能吸引到徐志摩等一干幼稚文人,却被老江湖鲁迅一眼看穿也。 2. 6.26 在...
評分部分笔记。。。 1.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1935.6.22 人民委员会“慈父”般的热情款待。可以说罗曼罗兰是典型的古典色彩的欧洲文人,20年代来中国时即因为不知情,不知道,说了不少昏话,只能吸引到徐志摩等一干幼稚文人,却被老江湖鲁迅一眼看穿也。 2. 6.26 在...
評分部分笔记。。。 1.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1935.6.22 人民委员会“慈父”般的热情款待。可以说罗曼罗兰是典型的古典色彩的欧洲文人,20年代来中国时即因为不知情,不知道,说了不少昏话,只能吸引到徐志摩等一干幼稚文人,却被老江湖鲁迅一眼看穿也。 2. 6.26 在...
評分读完《莫斯科日记》后,发现原来简单地认为罗曼•罗兰在这部笔记里说出了真相,只是当时不敢发表是错误的,事情没这么简单。 罗曼•罗兰的确写下了:未经我的特别允许,在自1935年10月1日起的50年期满之前,不能发表这个日记——无论是全文,还是片段。我本人不发...
評分读完《莫斯科日记》后,发现原来简单地认为罗曼•罗兰在这部笔记里说出了真相,只是当时不敢发表是错误的,事情没这么简单。 罗曼•罗兰的确写下了:未经我的特别允许,在自1935年10月1日起的50年期满之前,不能发表这个日记——无论是全文,还是片段。我本人不发...
草草的讀過這本小冊子,接近一個世紀以前的時代背景下的事情瞭,限於身份地位和難以對信息瞭解充分,這本小冊子更多的還是頌揚瞭當時蘇聯的偉大和活力,有很多曆史的局限性。相比較而言,古格拉群島更能反映齣那個時代背景下蘇聯的專製野蠻統治的真實情況。
评分經典讀物,政治這玩意,和女人的處女膜一樣。。。
评分再看看紀德的吧。。
评分經典讀物,政治這玩意,和女人的處女膜一樣。。。
评分羅曼羅蘭在公開場閤指責紀德,自己卻封存日記秘而不發。真不知紀德若能讀到此,該作何感想。很久以前被迫讀名人傳的時候,就不喜歡羅蘭激情過度而缺乏內省的文風,沒想到他居然會在這裏說陀思妥耶夫斯基頗有“矯揉造作的狂熱”。與紀德相比,除瞭敘述角度迥異,兩書思想境界差異也甚大。不關乎信仰之爭,隻談作傢應有的敏感和真誠。字裏行間,羅曼羅蘭若不是思想單純幼稚,那就是因為個人原因蓄意捂上瞭眼睛。肖斯塔科維奇見瞭紀德卻不願見他,真的會是齣於“作傢之間的嫉妒與相互傾軋”?羅曼羅蘭的蘇聯日記,倒挺像開爾文那自信的講演,隻有兩朵小烏雲而已,鎮壓與大清洗隻是權宜之計而已。最後,兩朵烏雲顛覆瞭整座大廈,而50年後,蘇聯已是大廈將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