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温源宁 随笔 传记 散文 人物 民国 文学 散文杂文
发表于2025-02-02
一知半解及其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一知半解及其他》:“世界七奇,不对,应该说世界八奇:我就是第八奇。”吴赉熙先生这样说;你瞧着他,你就微笑了,又不愿失礼,只好在内心里同意他那句其实是很符合实际的断语。
他又高又瘦,像一根竹竿,他的头不像别的,就像个拖把,无论跟谁在一起,吴先生也惹人注意。他那一对大耳朵,支棱起来,跟脑袋成直角,实在算得上“一奇”,叫人一见就觉得有趣。然而,那一双陷在深深的眼窝里的又大又黑的眼睛,似乎与天相通,看得见凡人没见过或没听说过的东西,把“人皆有死”的想法传递给你,把你禁不住要笑的感觉立刻压下去了。
温源宁(1899-1984),广东陆丰人。英国剑桥大学法学硕士。1925年起,历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英文组主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外国文学系讲师等职。1935年起,与林语堂、全增嘏、姚克等合编英文文史月刊《天下》。1936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937年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处驻香港办事处主任,1946年被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6年起任国民政府驻希腊大使。1968年以后定居台湾,直至去世。
集外还不错。集子内写民国时代的名仕因为我不甚了解也没觉得多有趣。可能因为诗词我喜欢古典的,芭蕾我也喜欢古典的,推理我都喜欢古典的,所以这时“新浪潮”我也没怎么了解过。
评分"周先生总是温文尔雅,静若处子,说话有如切切私语,走路几乎像老太太" / 居然还有A.E.的诗评
评分吹捧的让人肉麻
评分虽然看的是中译本,却能感受到英文的纯正。对于这种文字,必须原谅行文的刻薄,赞叹描述的精到。作者与记述对象时代的重合让人在阅读时恍惚有种穿越的感觉
评分集外还不错。集子内写民国时代的名仕因为我不甚了解也没觉得多有趣。可能因为诗词我喜欢古典的,芭蕾我也喜欢古典的,推理我都喜欢古典的,所以这时“新浪潮”我也没怎么了解过。
吴宓先生,世间仅有,一经见面,永不能忘。有的人,得介绍一百次,到第一百零一次,还得介绍。他们的相貌十分平凡,毫无特点,不值一提,就如同街上的张三、李四和王五。但吴先生的相貌奇特如漫画,值得一书。其头部状如炸弹,看上去一戳即爆,皮包骨,黑乎乎;胡须快要长满一...
评分对于部分人,胡适博士不是劲敌就是好友。对于其他人等,他就是个老大哥。所有人都承认他为人和善,有魅力,即便是其死对头也不得不承认。他了解所有的风流派头,自己却不风流。尽管没什么意义,但“ 甜言蜜语airy nothings”却是在上流社会,尤其是一群粉黛中间,立身取宠所不...
评分很少看到这样纯正的英式散文了。 原没有听说过温源宁之名,是顺着他的学生钱钟书这根葡萄藤摸到的。因为没有机缘拜读英文原作,借着译文只能算是隔雾赏花,虽不很分明,依旧可以感受到这枝“生龙活虎”之笔的气势。 文中涉到的人物,也就开篇几位如吴宓、胡适、徐志摩、周作...
评分很少看到这样纯正的英式散文了。 原没有听说过温源宁之名,是顺着他的学生钱钟书这根葡萄藤摸到的。因为没有机缘拜读英文原作,借着译文只能算是隔雾赏花,虽不很分明,依旧可以感受到这枝“生龙活虎”之笔的气势。 文中涉到的人物,也就开篇几位如吴宓、胡适、徐志摩、周作...
评分吴宓先生,世间仅有,一经见面,永不能忘。有的人,得介绍一百次,到第一百零一次,还得介绍。他们的相貌十分平凡,毫无特点,不值一提,就如同街上的张三、李四和王五。但吴先生的相貌奇特如漫画,值得一书。其头部状如炸弹,看上去一戳即爆,皮包骨,黑乎乎;胡须快要长满一...
一知半解及其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