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后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辩、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悲剧的诞生》尼采后来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其实,“重估”的思想早已蕴含在他早期的美学理论中了。当时他就宣告:“我们今日称作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要带到公正的法官酒神面前。”后来又指出:“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可见,“重估”的标准是广义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的人生态度。
导言: 尼采《悲剧的诞生》是一部颇具争议性的著作,人们对其进行了多方的解读,或说其实古典学著作,或说其是美学著作,或说其是形而上学著作,具有如此众多的阐释角度,这显然是一部奇书。虽然从字数来说,《悲剧的诞生》是一部小书,但是从它涵盖的范围和哲学意义来说,这又...
评分一、赫拉克利特:人间智者 人居世间如扁舟行于沧海,时刻面临着孤独与虚无的恐惧,然而恰恰是为了克服这样的恐惧,“伟大者必须永恒”却成了人类发自肺腑的执着呼唤。似乎,惟有借自己的成就与名声方可超越时间与死亡,永远被后代铭记,惟有伟大者的永恒能够使生存显得可以理...
评分这是在读书过程中的一点想法, 写出来主要是想能跟大家一起探讨,得到更大的进步。 《悲剧的诞生》笔记 V1.0 好吧,我觉得用很大精力来读这本书将会是有相当意义的事情。 实际上,高中时曾经通读过全文,可惜现在搜索记忆除了简单的理解了两...
评分时隔半年重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不同于当初刚接触哲学时的一片茫然,在对尼采有着一定的阅读后再读尼采的处女作,感受到的与之前相比多了许多。虽然尼采在后期将《悲剧的诞生》视为极不成熟之作,但其讨论终生的母题已在此出现—克服虚无。 在西方,自现代性出现伊始,人本...
评分我喜欢德国人的一点就是他们即使是哲学家看艺术也很少说外行话
评分真是想不到被人咀嚼到那么透的文章看起来还是觉得有很多新鲜东西,比如最简单的酒神和日神的对立,在我看来,并非酒神,而是日神作为自荷马以来的“镜中印象”,才是现代性意识所显露的端倪,“新的美化的外观”已经靠不住了,为此才去寻找酒神。但是酒神却一再进入日神的领域,一再被体验为空。真是很美妙的理论。
评分人生和世界本无意义,艺术形而上学提供了肯定人生和世界的途径。艺术形而上学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组成。日神精神对应梦,它教人停留在虚幻的外观和表象而不追求世界和人生的真相。酒神精神对应醉,它让人看到世界和人生的真相:只有一个世界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它是永恒的生成变化,它对人是无意义的。然而,如果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这无意义的世界的永恒生成变化过程,把世界创造和毁灭个体生命的过程看作意志在其永远洋溢的快乐中借以自娱自乐的一种审美游戏,于是现实的苦难就化作审美的快乐,人生的悲剧就化作世界的喜剧。正视生命的痛苦并从人生的悲剧中获得审美快感,这是尼采从悲剧艺术引伸出来的悲剧世界观,也是酒神精神的真正要义。
评分理性和本能,还真是一对复杂的矛盾
评分有一个笑话:想知道悲剧是怎么诞生的吗?不用看尼采,看我就知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