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1930-),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年-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作者关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论集。以胡适、钱穆、陈寅恪等20世纪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为中心,探讨在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深刻现代危机中,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承担者是如何自觉地在矛盾中奋力前行,在蜕变中进行现代转化,在吸收其他文化精粹的同时担当起民族文化熔铸的历史使命。
这是一部主题鲜明的文集,紧扣着现代危机四个字。所谓“现代危机”,在这里是指近代以来绵延至今的“中国文化的危机”。具体到个人,则可以说是文化认同的危机。时值巨变,在“传统”与“现代”两造之间多有波澜,这在“思想人物”身上最能得到反映。值得强调的是,本书论述文...
评分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他一方面批判旧传统,一方面又激动读者热爱中国文化。这是一个很微妙的“矛盾统一”。 胡适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在梁启超之上。 现在大家都说“五四”是反传统的运动,“打倒孔家店”,“礼教吃人”,“全盘西方”等代表“五四”的主要精神。这大概是不错...
评分这是一部主题鲜明的文集,紧扣着现代危机四个字。所谓“现代危机”,在这里是指近代以来绵延至今的“中国文化的危机”。具体到个人,则可以说是文化认同的危机。时值巨变,在“传统”与“现代”两造之间多有波澜,这在“思想人物”身上最能得到反映。值得强调的是,本书论述文...
评分关于胡适,并没有特别的去了解过,只是读过一本贾祖麟的《胡适之评传》,此外虽然中国近代史也算读过不少,但遇到胡适的次数不多。这大概与他本人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有关,对于政治,他始终是游离于外,他试图以一种温和中正的态度来对待政治,但他不能明白的是,...
评分只是一些文章的杂集 不过看一看他和姜义华老师的争辩还是很有意思的 开篇的文章很好 告诉我们为什么中国一直在走激进的道路
写陈寅恪的那三篇文章如此反动,居然也能被收入。。。最后一篇关于新儒家的分析和批判真是精辟。
评分略迟滞;启发不大。
评分對胡適之思想之梳理,和對新儒學之評判,大可一讀。
评分略迟滞;启发不大。
评分厉害了我的余老师,倒是谁也不得罪,胡适,陈寅格,钱穆,分析的细致鞭辟入里,不过在陈寅格那篇大家都知道你要说什么,最好的是第一章和最后对新儒家的分析,受益颇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