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著名历史学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教授及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中国科学院(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上古史、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生平著述宏富,出版有《古史辨》、《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史林杂识》、《吴歌甲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大家小书: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的主旨在于说明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在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怎样运用阴阳五行的思想创立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来为秦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统治集团服务。“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说明在阴阳家和方士的气氛下成就的秦汉时代若干种制度;第八章到第十八章,说明博士和儒生怎样地由分而合,又怎样地接受了阴阳家和方士的套,成为汉代的经学,又怎地从他们的鼓吹里影响到两汉时代的若干种政治制度;从第十九章到第二十二章说明汉代的经学如何转入谶纬,谶纬又发生了怎样的作用。”这是作者在序言中的解说。
多少楼台烟雨中 开本不大的大家小书,我已经读过不下十本了,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的小书,已经成为我阅读生活的一部分。 这本由顾颉刚先生所编著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让我受益颇深。此书其实是顾颉刚先生讲授秦汉史时所写的讲义,因其是讲义,所以主旨显明,主要说明秦、汉...
评分现在,如有人拿了许多经书堆在我们的面前,问有什么用处,那么,我们可以干脆答道:用处不大。因为《诗经》里的诗已不能唱了;《易经》里的占卜是我们不信的,《礼经》和《礼记》中许多琐碎的礼节,看着也头痛,《春秋》中的褒贬予夺,完全为了维持统治阶级的尊严,决不是现代...
评分内容很好,在此不论。说一下这个版本。 不能不说的是,出版社什么的简直差劲极了。作为05年出的新版,而且是上古社这个名社,实在很不合适!所有繁体字及非常见字都是空格!比方说榖梁的榖居然打不出来。一做成大规模的文库就太不上心!通病!
评分内容很好,在此不论。说一下这个版本。 不能不说的是,出版社什么的简直差劲极了。作为05年出的新版,而且是上古社这个名社,实在很不合适!所有繁体字及非常见字都是空格!比方说榖梁的榖居然打不出来。一做成大规模的文库就太不上心!通病!
评分丟開唐 、虞、夏、商、周 (顧頡剛著. 王煦華導讀.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 “唐”後衍一空 他的議論處合於我的理性 (顧頡剛著. 王煦華導讀.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 “處”當作“處處” 文詞富...
这是一部很好的反映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疑古辨伪历史观的书。今古文的争论持续了两千多年,到现在还没有较为普遍的定论,多数的学者或者倾向于支持今文派,或者倾向于支持古文派,顾颉刚受到钱玄同的启发,认为两派都靠不住,今文派标新立异失掉了儒家传统,古文派生编硬造了不少儒家经典,立说比较客观。
评分感动,感动,回味无穷,短短不到两百页篇幅,逻辑严密,考据充分,文字平和。于我如白日惊雷酷暑雨瀑,谈笑间轻扒掉双手紧提住的儒家层层裤子中的几层,鉴于现今新儒家旧儒家方士谶纬愈演愈烈,此书仍富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望此书能给更多的人带去辩伪求真的启蒙
评分果然很有意思~
评分一直以为古史辩派太专业不敢碰,但这本其实完全可以充当秦汉史通识读物。发凡起例的工作清人和康有为已经做了,顾胜在一语破的,指出造伪的结果便是中国古史的层累,从文献角度看伪书也有价值,只有接受了历史经过修改的事实才能更好地展开研究。顾的核心思想体现在序文中,正文就是举例复述,反而不好总结出什么。PS:我就说怎么老记不住汉主哪一德呢,原来变了这么多次。其实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儒生的计算和逻辑能力:设X朝为火德,问黄帝是哪一德,应为哪一德,是否需要引入参数少皞?(昨天看豆众取笑一些人把当年在BBS上编的猴子实验当作科学常识,居高临下的样子仿佛耍猴人,却不反思编这种实验的人的动机,不也像编织谶纬的儒生,只管造假不管影响,抓住的是代代皆有迷信的弱点,当时是王权,今天是科学,手段都不怎么光彩)
评分短小文章解读秦汉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