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當代知名作傢,曾是先鋒派的開拓者之一,25年前即有人稱“馬原是作傢的偶像”。1982年開始發錶作品,其著名的“敘述圈套” 開創瞭中國小說界“以形式為內容”的風氣,影響瞭一大批年輕作者,著有《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的無帆船》、《虛構》、《上下都很平坦》等。20年前,馬原離開小說創作;10年前,馬原宣告“小說已死”;“歸隱”20年後,馬原帶著《牛鬼蛇神》重迴人們的視野。
《牛鬼蛇神》為馬原“歸隱”20年的思考。它涉及到人、鬼、獸、起源、常識、真實、假象,以及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宗教……他近六十年體會到的神奇和詭異盡展本書。
作品中的兩位少年,李德勝和大元,一個山民、藥學奇纔、理發師傅、冥紙工藝師傅,他雖然看起來過的是悲慘生活,卻有著清晰的人生,以天生的悟性和敏感,從亂象迷霧中直抵生命的真意;一個記者、作傢、製片人、大學老師,他的人生是混跡於大韆世界,卻始終在混沌迷濛之中,在似是而非的真相中苦苦思索追尋,最終迴歸生命本身。
半個世紀的經曆與思考,什麼纔是馬原的“原來這纔是生活”?
1966年夏,一个老人在《人民日报》上看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章后,绝望了。不久,人们便常看到他独自一人跌跌撞撞地走在街上,身穿旧长衫,扣子全无,只在腰间胡乱扎一根麻绳,而且双泪长流,口中念念有词“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1968年5月23日,老人绝食身亡,...
評分奇妙的一部小说。既天马行空又脚踏实地。让读者见识了阴湿低海拔与阳光高海拔之间的绝妙反差,仿佛走近一个交叉的异度空间,而最终诉说的是两种意识和生活形态的碰撞。 大元的生活,太有典型意义,好像是我们在照镜子,一开始,我们都是唯物无神论者,世界尽在脚下,战无不胜...
評分 評分马原的《牛鬼蛇神》终于看完了。在收获看上半部时,尤其是开始部分写文革串联的那部分,还是非常吸引人的,以孩子的视角来再现那个历史的细节,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之类大不同。两个孩子的相识、对于天安门接见的渴望、以及种种细节都印象深刻。而其中又有一些对历史的思考。...
評分馬原老師纔是真正的缺錢花。
评分形式湊閤,可惜敘述好像流水(甚至有“兩個男人的雙手緊緊握在瞭一起”這樣膚淺肉麻老套的句子),缺乏分析,所以也就難以打動人。剝掉形式,幾乎沒有故事:捲0兩個男人甲乙文革串聯時在北京相遇,並邂逅瞭北京女人丙。甲迴海南繼續做農民,乙迴遼寜插隊大學畢業去西藏當作傢。捲1乙去甲那玩一次,捲2甲去乙那玩一次,丙從美國到乙那玩一次。捲3乙離開西藏遊走若乾年後娶瞭甲的小女兒為妻在海南定居。捲3離虛構最遠,也就最枯燥。而穿插其中的議論性文字理論水平又實在是很有限。還有兩處大眾語病:“凱鏇”不用“而歸”,“堪憂”不需“令人”。
评分以此紀念楊教授
评分楊那一代,具有強烈的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深處水深火熱之中,仍能堅持學習堅持思考渴望生活,自愧不如,抗打擊的能力和做事的耐力需多加磨練
评分有點過長吧?感覺還可以更利索些,料更猛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