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沉浮录 1

英华沉浮录 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董桥,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苹果日报》社长。他的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出版文集《双城杂笔》《这一代的事》等三十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出版者:海豚出版社
作者:董桥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1008114
丛书系列:董桥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董桥 
  • 散文 
  • 随笔 
  • 英华沉浮录 
  • 香港 
  • 散文随笔 
  • 董橋 
  • 中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英华沉浮录1》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董桥评论香港报纸的社论大多沉闷,是由于“主笔阅历不深、读书不博、文笔不行”。其实这三个标准适用于做文字工作的任何一行,比如缺乏以上三种素养的人做翻译,就会将原文翻译成他所能理解的简单形式。书评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具争议的,书评人中聚集了文化人中最多的一群吹嘘...  

评分

董桥评论香港报纸的社论大多沉闷,是由于“主笔阅历不深、读书不博、文笔不行”。其实这三个标准适用于做文字工作的任何一行,比如缺乏以上三种素养的人做翻译,就会将原文翻译成他所能理解的简单形式。书评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具争议的,书评人中聚集了文化人中最多的一群吹嘘...  

评分

1、董先生的文章像个考究的绅士。客气而礼貌,不随便交朋友。是的,有种高姿态,他对读者是有门槛的; 2、好的作家应该有知识有才情,优秀的作家还应有诗意有趣味,明显董先生是后者; 3、散文写得精简、干练,的确如他所说“不长皱纹”; 4、短文写的行云流水且有趣是个技术活...  

评分

断断续续用了10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6册《英华沉浮录》。 来北京最大的感触,便是完整的阅读时间被高速的生活节奏切割得支离破碎。在碎片化且浮躁的时光缝隙中,耐着性子读完大部头作品实属不易,小散文成了阅读的上上之选。随便抽个三五分钟,正好读篇短文。短文积得多了,...  

评分

这本《英华沉浮录①》从去年9月断断续续看到今天才看完,篇幅不长,忙时丢开,闲时翻翻,读来有趣,当枕边书最好不过。 大学时代才开始看董桥的文字,偏爱那种闲散的意味。但在“你一定要看董桥”和“你一定要少读董桥”两个论调之间,“如果评小资必读作家,董桥必列其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章能寫到這般舉輕若重,萬物生情,是多年才、學、識熔鑄後的稟賦。

评分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老董过于卖弄文采了,精雕细琢的旧派文人风骨,尤其是爱引用英国作家的英文内容,还不翻译,偷偷装逼,殖民地的买办气十足

评分

專欄集,短小卻有趣。尤其談及名人軼事,諸如羅素的口述寫作牢獄中更見佳作, 撕爛《通鑒》包脂麻,“印度對人類的貢獻是零”……種種,都不禁令人眼界一開之餘忍俊不禁。印象深刻是討論“被”字用法那篇,細想之下,確實,儘管常是如此用法,卻只是追尋語感,原來也是講得出道理的。

评分

读董桥的文字,实在忍不住像林妹妹问宝玉的字般:"怎么就写得这样好了?"他的文章真真是他自己说的那样"不长皱纹"!不过他确实对笔下的每个人都评价甚高,有时我不禁想,这样的评价也许是“过”高了,所以少些世俗和人间气儿。

评分

果然是贵一点的论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