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沉浮录 1

英华沉浮录 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海豚出版社
作者:董桥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1008114
丛书系列:董桥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董桥
  • 散文
  • 随笔
  • 英华沉浮录
  • 香港
  • 散文随笔
  • 董橋
  • 中国文学
  • 英华沉浮录
  • 英文学习
  • 历史小说
  • 中文读物
  • 文化传承
  • 语言教育
  • 古典文学
  • 人物传记
  • 沉浸式阅读
  • 文学创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英华沉浮录1》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作者简介

董桥,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苹果日报》社长。他的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出版文集《双城杂笔》《这一代的事》等三十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目录信息

春寒说酴醾
浏览这样的中英文
“假如人生是一钵樱桃”
杂谈英国名家文章
美女答日:哪里!哪里!
小红被门槛绊倒
他抱着朱红的橘子回来
“列宁是唱什么的?”
“随便她唱吧!”
夜行者的独白
“赶紧掏出我的文化”
“周先生,新华社你管不管?”
性感的品味
银行家的党爸爸
潘金莲孝服底下的红裳
过一个文化的夏季
到外国去读几本书吧
不皱眉头的哲学家
叶道人挥剑砍蕉
不可一日无此君
婉儿退到屏风外念经
文学是这样进步的
叫鲁迅太沉重
饱读诗书太好了
玫瑰香气正浓
“你有没有长的内衣?”
肤浅的文字优越感
零的故事
撕烂《通鉴》包脂麻
菊香书屋里的昏灯
文字是肉做的
密密缝,早早归
听说钱氏故居要拆掉
嚼杨木,梦小山
“我看着舒服”
桂花巷里桂花香
文章不长皱纹
腊月里的玫瑰
“临去秋波那一转”
炉边琐谈
日本首相挖苦清朝大臣
惦念不识字的汪大娘
“老同志,给我看一会儿!”
古书上小故事好玩
留住文字的绿意
流星纪事
“I only put down what I SaW”
老翁带幼孙闲步庭院
《大都》小识
你画他写我来读
来鸿谈文
不看芙蓉争看她
赤裸的民族,赤裸的文化
妹妹跌进山药窖
读钱其琛儿子的文字
吃掉水浒里的好汉
“却道天凉好个秋”
苦雨斋萧寂得像古寺
读查先生在理大的讲稿
木头床主的睡莲
秋日读书笔记
一年沉浮的随想
“是一是二,我佛无说”
云对雨,雪对风
“一枝一叶都含秀”
查词典读小说
《辞源》插图错了等等
看那满壁缥缃
手足勾引,言语调戏
才女这样自负
艳妇急日:药渣、药渣!
香草美人杂钞
“闲人不得索鸭”
黄浦江畔的玉琢岁月
无灯无月也无妨
天气是文字的颜色
假明清笔记四题
怀旧漫兴
给《文人事》写的序
寒夜听雨乱读书
“心思如水银泻地”
书房琐掇
光着屁股求光碟
Kill your darlings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莫斯科的寒夜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现今这个时代是适宜读董桥的,他的旧时月色还在不远处的天空遥照,令人沈醉驰往,而他对世间万象的洞悉又时时警醒终日营营于六便士的我们。这一套海豚版的《英华沉浮录》共六卷,是作者为香港《明报》撰写的“以语文为基石”的专栏文章汇编,既有董桥一贯风格的书话小品,又...  

评分

这本《英华沉浮录①》从去年9月断断续续看到今天才看完,篇幅不长,忙时丢开,闲时翻翻,读来有趣,当枕边书最好不过。 大学时代才开始看董桥的文字,偏爱那种闲散的意味。但在“你一定要看董桥”和“你一定要少读董桥”两个论调之间,“如果评小资必读作家,董桥必列其中”,...  

评分

1、董先生的文章像个考究的绅士。客气而礼貌,不随便交朋友。是的,有种高姿态,他对读者是有门槛的; 2、好的作家应该有知识有才情,优秀的作家还应有诗意有趣味,明显董先生是后者; 3、散文写得精简、干练,的确如他所说“不长皱纹”; 4、短文写的行云流水且有趣是个技术活...  

评分

断断续续用了10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6册《英华沉浮录》。 来北京最大的感触,便是完整的阅读时间被高速的生活节奏切割得支离破碎。在碎片化且浮躁的时光缝隙中,耐着性子读完大部头作品实属不易,小散文成了阅读的上上之选。随便抽个三五分钟,正好读篇短文。短文积得多了,...  

评分

现今这个时代是适宜读董桥的,他的旧时月色还在不远处的天空遥照,令人沈醉驰往,而他对世间万象的洞悉又时时警醒终日营营于六便士的我们。这一套海豚版的《英华沉浮录》共六卷,是作者为香港《明报》撰写的“以语文为基石”的专栏文章汇编,既有董桥一贯风格的书话小品,又...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此对海豚出版社的装帧爱的一发不可收拾。

评分

專欄集,短小卻有趣。尤其談及名人軼事,諸如羅素的口述寫作牢獄中更見佳作, 撕爛《通鑒》包脂麻,“印度對人類的貢獻是零”……種種,都不禁令人眼界一開之餘忍俊不禁。印象深刻是討論“被”字用法那篇,細想之下,確實,儘管常是如此用法,卻只是追尋語感,原來也是講得出道理的。

评分

多为作者平日读书写作之所思所想。见本卷几次提及扬之水,而自己前段日子刚读过其作品,颇有亲切感,同时也一解自己《脂麻通鉴》之书名之惑。其余印象深者如书斋名之考究,香草美人杂钞等,读后均有所得。

评分

内容没话说,好看。但是海豚出版社的编排很让人费解。这套六册的英华沉浮录是95-97年间董桥的专栏集,每篇皆有明确刊登日期。这次大陆出版为什么把时间靠后的两册排在第一和第二册????不知道怎么想的,差劲

评分

多云读书写字之心会,应皆作者日常所思,信手写来自成文章,笔至浓稠则为审美体验,亦有同与不同、及与未及,如语“学周作人的文章要先学矫情”云,不能不深生叹服;墨色间常引谐闻轶事增加趣味,其中大仲马父子事等,雅俗各有用心,哭笑不能,而美女之答“哪里!哪里!”,前日偶知即见出处,似或有缘;此书中有谈第三卷等事,当是结集版本不同,又略及时闻,知本册之文初见报于西历九六至九七年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