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钱钟书 文艺理论 钱锺书 七缀集 文学理论 经典 文学 文学研究评论
发表于2025-02-07
七缀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钟书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本书收录他的学术论文七篇:《中国诗与中国画》、《读〈拉奥孔〉》、《通感》、《〈林纾〉的翻译》、《诗可以怨》、《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书中广征博引,就艺术与文学的比较对照、中外文化的交流影响探讨文学创作及翻译的规律,论述精辟,语言隽永。这次印行的是经作者亲自修订增补的定本。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1932年在清华大学结识后来的夫人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后随妻子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困于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学校任教,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受冲击,当年11月与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8月《管锥编》定稿。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这也是一本小书,当时虽然读不懂,但还是读着,反正是喜欢。读了钱钟书、王力等老一辈文化人的散文,才知道前些年牛哄哄的“文化大散文”还真的不够文,也不够大。
评分令人愉快,智慧之珠连缀在一起。
评分短小精悍 钱老写什么东西都脱不了趣味
评分四星。一星给比较文学,一星给掉书袋,一星给其趣味可读性,一星给钱氏伉俪。
评分深蓝色精装1996年版,借于东海大学中文系图。
观点1: 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风气:对作品的褒贬好恶、标准、提出要求、作者周围风气,这种风气如果能持续,则是传统➡️惰性➡️习惯➡️规律。传统也有弹性,因而不得不变,不断的破例,实际上作出的妥协是来迁就演变的事物。批评史上把这类权...
评分我打四星,不是因为书不好,是觉得大部分人不会爱看这本书,现在有几个人愿意看一本不是消遣,也不帮你致富,甚至连读起来都有点费劲的文艺评论集?即使他的作者是钱钟书。 老实讲,钱钟书的文艺评论不好读,假如你对《管锥集》有兴趣,还是先读《七缀集》热热身,这老先生,...
评分这种书……我之所以会刊…… 纯粹为了了解“卧槽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这个年头伪大叔多,伪大师更多, 有的连大湿都混不上, 却沽名钓誉, 更可悲可耻的是后面还有一群捧哏的和一群真认为其很牛叉的。 什么叫真牛叉,钱钟书才叫真牛叉。 《围城》对他而言,不过游戏之作。
评分引言 要认识一个人,破除刻板印象的最好方式,就是走近他的世界。大家常说钱钟书先生学问很大,但为人傲慢、尖酸刻薄。听凭这么一句话并不足以概括其人,我们从一篇文章来近距离嗅一嗅大学问人士的风格品性。文如其人虽是伪命题,却也不至于一无所获。 《诗可以怨》最初是钱钟...
七缀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