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展现了文学研究不那么可爱的一个方面:研究诗歌的内在运作机制,以及它的断片是如何被挑出来,组合为一个美丽的整体。……“西方”学者和东亚学者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也即将文本当作其创作时刻的本来状态对待。但在理解早期诗歌中没有比这更加误导的观念了:早期诗歌是一个存在于复制状态中并通过复制而为我们所接受的诗歌系统。知道和传播诗歌的人、表演诗歌的乐师以及后代的抄写者和文学选集的编者都会对它们进行复制。而在复制的时候,所有这些人都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改动文本。我们将会看到,这些改动的痕迹常常十分明显,诗歌的扩张和缩短都有较大的自由度。
This is the first monograph I read in all-English version written by Prof. Stephen Owen. Since I’d read some of his monographs which had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and introduced to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 I was impressed by his research methodology an...
评分宇文所安一直在纠偏我们过往看望本国古典诗歌史的固有视角,因为这个外国人的介入和搅和,中国古诗歌的创作、诗歌篇章的搜集和整理的历史全都被一定程度地颠覆,一篇作品到底该署上哪个作者的大名,以及它本来的面目遭到了诗歌史编著者怎样的任意篡改,竟然成了千古之谜。 ...
评分我并不认为这本出版于2006年专著,如某些人所说的是“炒冷饭”,拿宇文所安自己熟悉的一套话语体系重新包装之后的再次show off,事实上它比The Late Tang: Chinese Poetry of the Mid-Ninth Century出版得还早,只是中译本的出版时间较为拖沓。 从出发点来说,宇文所安这次所...
评分与被《文选》《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选录的已经极度经典化的作品相比,中古时期以手抄本留存的各类文献文本的身份都扑朔迷离,即便被选入《文选》的“苏李诗”,也依然在后世引起极大的争议。宇文所安用极其细密的眼光打量和解剖中国早期古典诗歌,他对文献的熟稔程度令人惊叹...
评分与被《文选》《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选录的已经极度经典化的作品相比,中古时期以手抄本留存的各类文献文本的身份都扑朔迷离,即便被选入《文选》的“苏李诗”,也依然在后世引起极大的争议。宇文所安用极其细密的眼光打量和解剖中国早期古典诗歌,他对文献的熟稔程度令人惊叹...
一个巧合。
评分宴会与死亡,这章让我想起柏拉图《会饮》。
评分可說是對文學史的解構之作,也是對文學研究的新角度。不過過於繁雜和冗長,也有重複敘說之嫌。第一二章的研究模式很有啓發意義。
评分读过英文原版,再复习一次中译本。你所看到的,未必都是原貌,而原貌,又往往不是你想象那样的完美无瑕。所以,你是要选择坚持本初呢,还是被装饰被公关?
评分有些像在看古典文学领域的“古史辨”,对我们通常的汉魏六朝诗歌史观是一种刺激。我觉得这本书的精华主要在第一、二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