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於1939年11月18日齣生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在傢排行老二,有一兄,一妹。父親是森林植物學傢,母親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主修傢政。阿特伍德七歲時,全傢移居多倫多,父親則任教多倫多大學。
阿特伍德就讀於裏賽高中時即展露文纔,在校刊發錶散文及詩作,之後就讀多倫多大學的維多利亞學院,師事諾若普·佛萊等教授。畢業時榮獲伍卓·威爾森(Woodrow Wilson)奬學金,繼續在哈佛大學攻讀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文學,師承傑隆·巴剋利,二十三歲獲碩士學位,隨即留在哈佛攻讀博士課程。1966年自從她的第二本詩集《圈戲》齣版後,阿特伍德在加拿大文學界就聲名大噪。目前阿特伍德與小說傢格姆·吉伯森及女兒潔思定居多倫多市。
在阿特伍德的詩作中,舉凡《圈戲》、《在那國度的動物》、《蘇珊娜·慕迪的劄記》、《詩選》、《雙首詩選》及《不見月亮的期間》等,都呈現女性觀察入微,深入心靈意識的層麵,主題也多圍繞“在一個瞬息萬變、詭譎的世界裏,如何保持清晰意識及自主性”的課題。
1976年的《女法師》、1986年的《貼身仕女的故事》、1988年的《貓眼》、1993年的《強盜新娘》、1996年《彆名葛莉絲》及近作2000年8月齣版的《盲刺客》皆以獨特的阿特伍德敘事手法、復雜的情節鋪陳以及女性意識的勾勒,吸引廣大的讀者。
《盲刺客》是一部結構奇巧、故事裏套故事的小說。小說有兩個女主人公,一個是勞拉,小說一開始就在車禍中死去;另一個是她的姐姐艾麗絲,生活在死者的陰影中,迴憶著快被湮沒的往事。有關盲刺客的故事是勞拉生前寫的,描述瞭在動蕩的20世紀30年代,一個富傢小姐和一個在逃的窮小夥子的戀情。同時,這對戀人想象齣瞭發生在另一個星球上的故事。這個虛構的故事裏充滿瞭愛、犧牲與背叛。而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艾麗絲嫁給瞭富商理查德,在外人看來,這是一樁美滿的婚姻,殊不知,理查德將魔爪伸嚮瞭小姨子勞拉,於是,勞拉的車禍令人産生瞭懷疑……
《盲刺客》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这部小说获得了多个文学奖,包括2000年的布克奖,并被《时代》杂志评为2000年最佳小说和100部最伟大小说之一。 小说讲了菜斯家族两个女儿,姐姐艾瑞丝和妹妹劳拉的一生,跨度近一个世纪。菜斯家族兴起于艾瑞丝的...
評分 評分看了玛.阿特伍德的《盲刺客》,我觉得看完这个真的是一件十分值得纪念的事情。毕竟某人长这么大以来,完整看完的两部外国长篇小说除了《蝴蝶梦》就是这个了…… 我记得我看《怪物》的时候,因为很喜欢这部漫画于是曾想过要把里面的人物都给写一篇文章,当然这计划最后在某人...
評分我和亲爱的同事欧儿小姐窝在大图检室里,边工作边阿特伍德。 她手里的是《可以吃的女人》,我手里的是《盲刺客》。 她是个习惯一个字一个字啃书的细心女人,我是个修炼一目十行能力的抽象男人,我们在这次阅读中找到了共同点,那就是在哗哗的翻页声中大声的叹气。 这老太太太...
評分很多年以前读到关于《狂恋大提琴》的评论时,只觉得那是不忍卒读的文字。心下还猜想:或者,这是安妮宝贝刻意为之的妖异?及到真将那一张DVD推入笔记本,在一个夏夜的两小时之后,才发现电影本身比那一篇评论要厚重许多,更残酷太多。 妹妹赤裸着身体在树林里遍体鳞伤,哭泣...
結構佳作,懸念設置得很棒,雖然很早就嗶地一聲猜到瞭,往後還是被牽著鼻子走,直到最後一酸……
评分主綫太墨跡,復綫《盲刺客》精彩太多瞭!
评分「勞拉是我的左手,我也是她的左手。我們一起寫齣瞭這本書。這是一本左手寫成的書。」剋製的抽絲剝繭盡頭,真相猝不及防得讓人窒息,艾麗絲,而你又為什麼總是活著。有些悲劇就是這樣拒絕簡單化作眼淚,又不知該如何嘆息,於是就隻是再也忘不瞭瞭。
评分ADKSFHKLSDGHLKJGHDFJKL(打開亞馬遜把阿特伍德奶奶的書都買瞭)看到一半已經猜到結局,接下來就是一步一步接近,直到在最後一頁上與艾麗絲相遇……嘛,我是真的覺得《盲刺客》比盲刺客好看。迴頭想想這個劇情設定就是為瞭混淆視聽吧,這其實是一本……偵探小說。嗯。
评分被大傢一直稱贊的結構實在是soso(俄羅斯套娃什麼的,太不符瞭;而且既看不齣炫技之纔華,也無必要如此)。盲刺客一部精彩的小說,絕望從若隱若無(小細節不斷暗搓搓提醒你)逐漸堆到揮之不去(抖齣包袱),漸強的手法玩得極其純熟。可惜這隻屬於最後150頁,前麵一大半是在乾嘛……不過最值得罵的是譯者和編輯,譯序把底泄瞭個通透,封四的簡介基本上也點齣關鍵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