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社強(John Israel),西南聯大榮譽校友。早年就讀於威斯康辛大學、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教授,現為弗吉尼亞大學曆史係榮休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代史研究。著有《1927-1937年中國學生民族主義》(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1927-1937)等。
饒佳榮,廈門大學曆史係畢業。與師友閤譯《檔案中的虛構》等多部作品。
本書由美國的易社強(John Israel)教授傾二十年之力寫就,視角獨樹一幟。何炳棣先生稱贊其為“迄今最佳聯大校史”。《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主體共有四部分,並有導言和結語。生動敘述瞭聯大到昆明之前的經曆,勾畫瞭聯大與雲南社會以及當時政府之間的關係,對西南聯大自身的曆史、傳統和精神淵源進行探討,淋灕盡緻地描摹瞭聯大教師的風采,詳細生動地再現瞭聯大在昆明時期的生活。史料紮實,分析精湛,人物躍然紙上。《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的齣版,勢必會令廣大讀者注目與著迷。
在五四青年节93周年的时候读完这本书,感觉比较有意义,联大的校史,很大程度上是五四一代学者与二十世纪三十四年代青年们的历史,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联大的师生们很大程度地继承和发扬五四节的精神,在这个过节就是为了计算能否放半天假,看看网页头条的评论相比,看此书...
評分 評分以下这部书评是本条目中写得最好的书评,建议读读: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67703/ 上文中提到的观点我滑头的说一句基本同意,文采也好,不再重述。 西南联大是从1937年到1945年,正好和抗日战争在时间上吻合,是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样本。试想,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評分这不可测知的希望是多么固执而悠久 ——关于易社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2009年夏天,我沿着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的道路,重走了一遍。当然并非如当年浙大学生般以步行为主,交通工具有火车有汽车,还有三轮摩托。我在浙江大学曾流亡办学的城市均有逗留,去寻访...
評分刊《法治周末》 在国家板荡不安,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西南联大人高举学术自由、思想多元、兼容并蓄的大纛,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奇迹:“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這本書被譽為“聯大最佳校史”,來自西南聯大的榮譽校友,美國漢學傢易社強先生。他自己也承認,本書的寫法對史景遷多有藉鑒,非常關注大曆史背景下個體的感受,這大大增加瞭書寫難度和文獻查閱工作,但易教授仍然做到瞭言必有據。西南聯大存在於一個復雜的年代,卻成為華人現代教育中公認的巔峰與楷模,這些年來我們在膜拜贊頌八卦之餘,對其總缺乏細緻的觀察與思考,甚至有刻意的造魅和多樣的誤解,易教授這本書來得大是時候。
评分作為曆史來看可也,隻可讀性略顯不足。我們感興趣的,終歸是先輩們的生活,學子如何苦讀,教授性情如何,每個學院對學生的具體要求參考書目怎樣,學校希望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浙竺老校長的兩個問題,也是我想要在此書中探求的東西。惜乎法商學院的內容不多,難以一窺當年教學盛況。據周江洪教授上課提及,西南聯大的法學院是要求學生在法國、德國等民法典中擇一背誦的。先輩自然是我等後學的楷模,隻是未得細節,空有效仿之心,如何真正做到!
评分真的沒刪……
评分客觀全麵的以西南聯大的曆史發展階段介紹其校史,分類各個學科主要教授,以及業餘社團活動,角度中立,既講共産主義,也講三青團,方便瞭解這一段曆史,也沒太多渲染的成分。
评分我都覺得我不曾讀過大學。決定瞭,研究生畢業後一定去彆的學校學習。不能再待在哈工大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