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嘉锡(1883-1955),字季豫,湖南常德人,當代著名目錄學傢,古文獻學傢,他一生治學的主要方麵就是繼承乾嘉文獻考據學的傳統,以目錄學為治學之鑰,重視掌握目錄以求博通群書。曾任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國文係教授,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專門委員等職。其著作有《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四庫提要辨證》、《世說新語箋疏》和《餘嘉锡論學雜著》等。
餘嘉锡編著的《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是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之一。《目錄學發微》是著一九三二至一九四八年間在北京各大學主講目錄學課程時的講義,本書以“辨章學術”為核心,建立瞭自己的目錄學體係。對目錄書的體製、目錄學的源流、曆代目錄書的類例沿革闡述甚詳,舉齣目錄學的體製有四種類型:一為篇目,考一書之源流;二為敘錄,考一人之源流;三為小序,考一傢之源流;四為版本序跋,考一書之源流。此次齣版,重排根據的版本是中華書局1963年本。《古書通例》(是一部從宏觀角度研究古籍的專著,對於漢魏以前的古書,經過探微索隱,詳加考證,分析歸納以闡明古書的通例。全書分四捲:一為案著錄,二為明體例,三為論編次,四為辨附益,由此指齣瞭研究閱讀古籍的門徑。本次齣版,重排依據的版本是上海古籍齣版社一九八五年《古書通例》。
07年一版有四处脱误,二版都已补正,却没有任何说明。 脱误者:第十二页,“王先谦郡斋读书志叙”至“然皆指有解题者言之”两段脱文;第七十八页,“其经子两部小序”一段误入上段《文史通义》引文中;第八十一页,“黄生字诂”及“左暄三馀偶笔”两段引文脱去;第一百...
評分 評分繼前幾日讀完《目録學發微》,今日又讀完《古書通例》,雖是薄薄一本,讀起來卻頗費工夫,因其信息量很大。我讀《古書通例》的感受明顯較之《目録學發微》更深,原因在於我於目録學沒有什麼積累,純當查漏補缺,而余嘉錫先生在《古書通例》中所提示的問題,此前多已經遇到,多...
評分07年一版有四处脱误,二版都已补正,却没有任何说明。 脱误者:第十二页,“王先谦郡斋读书志叙”至“然皆指有解题者言之”两段脱文;第七十八页,“其经子两部小序”一段误入上段《文史通义》引文中;第八十一页,“黄生字诂”及“左暄三馀偶笔”两段引文脱去;第一百...
評分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斯書足以當之。
评分花瞭很長時間零零散散讀完,不好評價,隻是覺得餘先生治學嚴謹,在目錄學方麵的造詣是絕對的精深無倫;有時間一定把他的《四庫提要辯證》啃下來,另外先生的《世說新語箋疏》也一直想讀。
评分這個版本還是有點不太好,封麵封皮過硬,閱讀過程卻是不太好的。除此之外,字體印刷清晰,紙張手感也不賴,排版也不錯。關於目錄學發微,詳述目錄學的體質源流,類例沿革,深入淺齣,很不錯的。關於古書通例,敘述古書通例,例如戰國策中策之一來,可以解決一些一些想不明白的問題。
评分又讀瞭一遍,《目錄學發微》一書,現在看來更像從讀書筆記輯綴而來的。所以零章碎簡,略有重復。但也可以看到一些考據的方法,比如在討論四部分類的源流問題上,錢大昕能夠抓住關鍵,是真正能夠由博而入約的。至於何以大量用章學誠的論說,又說:“實則目錄之興,本以為甲乙計數,而‘學術之宗,明道之要’,特因而記之而已。……非如鄭樵焦竑之流,仰屋著書,按目分隸而已也。”有點費解。
评分還是大半夜適閤學習,好安靜啊。 本來還要多看幾天,今天一鼓作氣看完瞭。 任重而道遠,加油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