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学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思想史,目前从事的课题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渐进变革思潮等。编著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比尔》、《风声·雨声·读书声》、《书斋里的革命》、《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被批评与被遗忘的》、《热烈与冷静——林毓生学术论述集》等。

在中国思想界,朱学勤先生被视为自由主义代表人物。 近年来,多次出访欧美、港台,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在台湾省“中央研究院”、美国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并应邀赴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迪金森学院作学术讲演,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朱学勤
出品人:
页数:370
译者:
出版时间:2003-10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618375
丛书系列:上海三联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朱学勤 
  • 思想史 
  • 法国大革命 
  • 政治哲学 
  • 历史 
  • 哲学 
  •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 卢梭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卢梭首先继承了中世纪救赎传统,并努力把这一传统传递给近代社会。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与坚持世俗理性的启蒙运动发生根本性的分歧。卢梭是一个颠覆性的二传手。他传出的是一个爆炸性的烈球。他的颠覆对象并不是彼岸天国,那一天国已随上帝远去。他要颠覆的对象,是此岸文明结构——从世俗生活一直到政治王国。他的理论包装是历史复古主义的悲观色彩,其内里的填料却是一种可燃可爆的道德理想主义:重建道德共同体,重建世俗社会。政治结构、文明规范。在这个意义上说,卢梭理论是一种早产的解构主义,社会政治上的解构主义。因此,它一旦落地引爆,就不仅仅是一场英美式的政治革命。它要把政治革命延伸为社会革命,把社会革命延伸为道德革命,把一次革命引申为不断革命、继续革命、再生性革命。用罗伯斯庇尔的话来说,那一场革命不仅仅是一场国内战争,也是一场国际战争,更兼一场宗教战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当今世界,众象纷呈,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朴槿惠被弹劾去职,归根到底反映的是精英与民众的斗争。冷战胜利后的三十年是精英主义大行其道的三十年,工具理性一统世界,阶级固化与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科层制牢牢地将民众关进现代化的囚笼,精英与民众的矛盾不断激化...  

评分

这个书读完了。朱老师文笔很好,心旌一荡漾。他的确切中时代要问:与文化革命如此相近的法国革命,高尚动机与悲剧终局的背反,已经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政治血液法兰西风格的政治文化。 读这个书之前我的一个问题是,按照左派人士的看法,作为自由派大佬朱学勤的这本著作,当然是体...  

评分

1、善的人为何最后组织成了恶的社会? 2、彼岸的如来怎样在此岸世界杀人无数? 3、突然想到张载,似有相通之处?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思路来自顾准的英美、欧陆两种理性的对立,找了卢梭做个案研究。朱一直在延着这个思路梳理政治思想史、反思中国革命史,现在看来已是卑之无甚高论了。ps朱学勤太爱卖弄文字了,不是精确、简洁、平实的学术文字,作为文学文字又满是故作姿态的华丽,没有贯通的才气。13/11/6因为要写卢梭,又翻了下,笑点不断。把整个西方思想史简化为朱学勤臆想的亚里士多德-英国传统和柏拉图-卢梭传统的对立,其实无非是在一个很简单的、前反思的自由主义现代化叙事下清算异端,哈耶克在90年代走红和这本书的爆得大名一个道理。

评分

法国大革命除魅

评分

当个人的声音泯灭于“公意”的震耳欲聋,道德理想主义者也在转身之间变脸,迅速自“祛魅”行至“入巫”,从而化作最强烈的国家主义者。

评分

他是真正读懂了卢梭的人。

评分

既视感极强,暗寓褒贬,有些地方简直到了指桑骂槐的地步。略有疑虑作者某些论断会不会太想当然,有些倒因为果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