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今讀》完成於1989—1994年期間,為李澤厚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先後對二十篇《論語》逐一讀解。其書的體例分為譯、注、記。譯章盡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采用直譯,對於專有詞匯如“君子”、“小人”則一律不譯,而重要的詞匯如“仁”“禮”“義”則有專章說明;注則參考硃熹的《論語集注》、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陳樹德的《論語集釋》等多傢注,力求精簡全麵;記是作者的評論、劄記和解說。或講本文,或談哲學、或發議論,無一定之規,明白透徹,文體活潑。
李澤厚認為,《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布、所論證的那些“道理” 、“規則”、主張、思想,已代代相傳,長久地滲透在中國兩韆年來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人們的行為、思想、言語、活動中瞭。它已成為規範整個社會活動和人們行為的準則和指南,並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僅極大地支配和影響瞭人們的思想、理解和認識,而且他作用於人們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關中國文化的某種“心魂”所在。孔子和《論語》所代錶的儒學,在塑建,構造漢民族之化心理結構的曆史過程中起到瞭無可替代、首屈一指的嚴重作用。
因為重要,李澤厚重新譯注瞭《論語》,並圍繞今日如何讀《論語》這個中心,寫下瞭自己的評論、劄記和解說,統稱為“記”。它們長短不一,品類不齊;或講本文,或談哲學;或發議論,或錶牢騷;或就事論理,或藉題發揮;並無定規,不一而足。
李澤厚,著名哲學傢,湖南長沙人,生於1930年6月,1954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李澤厚成名於五十年代,以重實踐、尚“人化”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美學觀卓然成傢。八十年代,李澤厚不斷拓展其學術論域,促引思想界在啓濛的 路徑上艱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澤厚客居美國,齣版瞭《論語今讀》、《世紀新夢》等著作,對中國未來的社會建構給予沉甸甸的人文關懷。
李泽厚《论语今读》札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新版 2005年购于当当网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陆依阻。静寄东窗,春醪独扶,良朋悠邈,搔首延贮。 停...
評分我学《论语》开始于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这是他的演讲集,通俗倒是蛮通俗,但洋洋洒洒,信马由缰,而且颇有信口开河的感觉,很多地方的解释明显不妥,但老先生自己倒是很自得很潇洒的模样。读了200多页不想继续,换了一本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感觉马上不同。 《论语今读》...
評分《论语》不是一个让人拿来休闲的话题,读它有一种沉重。 曾经有一位同学告诉我解经的书读起来最累,我断断续续用了两个月时间将这本书读完了一遍,深有所感。“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豪言并非虚谈。李泽厚先生的实用主义观点和以“情”为主线的思想贯穿在他的语言中。中国的乐感...
評分http://jorin.ycool.com/post.1066174.html 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完成了痛苦的装修,终于有了一个窗明几净的生活环境。虽然拥有自己的书房之愿望还没有实现,辗转迁徙留存下来的几百册书仍需呆在纸箱里,但我已不能等待。几个月没有读书,只觉得自己中气不足,面目可憎:整天在...
評分买这本书有三个理由:1)李泽厚;2)论语;3)打折:)。我买的不是三联版的,而是安徽出版社出的一本土黄色封面的。论装帧是差了点,不过内容不打折就行了。 《论语》是初三高一那段时间读的。那段时间读了好多书,原因是我哥大学毕业回家,带了好多书回来。蜗居小县城内的我...
本書要和《中國皇權製度研究》對照著讀,德力、儒法,嚮來是中國曆史的兩個側麵瞭。李澤厚沒有停留在簡單解釋《論語》,而是點齣兩韆年多來孔子之說對中國人心理結構的影響,比如“吾日三省吾身”的準宗教情感、“祭神如神在”的宗教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憂患意識、“君子貞而不諒”的實用理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消極自由、“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原始共産主義等。並以原典儒傢為基礎,闡述他理想中的某種當代中國哲學。每屆Party boss都試圖作齣某些理論貢獻,習現在看起來對傳統思想資源頗感興趣。不過,孔子的“禮”、“仁”兩大觀念,前者經事實證明早就已經破産,後者可能還可以發揮自我修養方麵的作用
评分喜歡李澤厚的這個版本
评分06-8
评分原文不用說瞭,李澤厚的解讀深入淺齣,很是受益。
评分原文不用說瞭,李澤厚的解讀深入淺齣,很是受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