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绝处求胜500天 崔恩卿
专访:不可复制的新闻奇迹 黄英
Part 1 振翅
我是女生,我是“童工” 王萌
说实话我也想美,也想穿着高跟鞋去采访,可公安口里多是突发事件,有时蹲点儿一蹲就一夜,细想想打扮那么淑女,成天跟杀人的、抢劫的、违章的打交道,给谁瞧啊!
奋力和前辈们抢饭碗 王吉瑛
和这些前辈抢饭碗,我会连粥都喝不到,我夹着相机、低着脑袋准备返回报社,可是向上的心态在鞭策我,击诉我可以找一些别人注意不到的点。
“9・11”那夜,我25岁 高蔷
存好最后一张照片时,电脑上的时钟跳过了9月11日的最后一秒。第一次,有这么多人陪着我度过了一个以工作为开场白的生日。我真的很难忘,这一天,美国这么多生命在袭击中化为灰烬,想想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而我们活着,活着的人应该更加珍惜生命,为世界和平祈祷。
仅次于总统的职业 王佳
有人说记者高贵,因为他们总能得到第一手信息,能采访到当会风流人物,也有人说记者下贱,因为不论是谁都要“低声下气”地说“您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
但求文章不辱我的名字 李谱春
那一次使我痛心疾首地明白了,一个记者的责任是什么。记者与其它职业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记者拥有话语权。
文字记者?“蚊子记者”! 张煦
在泰方没有安排任何实质采访的情况下,我问导游、暗访村民、问随行专家,每到一地,我会先找蚊子,在有点水的地方,我就问专家,有蚊子幼虫吗?所以当我想在“疫区”做“战地记者”的梦想破灭时,随团人员也给我起了个“蚊子记者”的称号。
Part 2 打磨
头版新闻“愈夜愈美丽” 马莉彬
我强装镇定,凭着那点可怜的新闻感觉做着筛选、梳理,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其实心里怕死了。就是这么一天天熬过的,这是个非常残忍但同时非常有效的学习过程。真的,那种累到痛快淋漓、智力付出至大脑空白的感觉,其实也不错。
主任把我骂得狗血喷头 张晓娟
在外面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一回报社,甭管见着谁,都跟我亲人似的,抱着就哭。有一次又想不开,自己偷偷抹眼泪,没成想被部壬任看到了,一向火暴脾气的部主任这次再也没轻饶我,把我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骂了个狗血喷头。临了,还扔下一句话:“我不问过程,只要结果。记往了,胳膊折了折在袖子里,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
在“被投诉”中拼抢 张颖
可我从那时起就落下了一个毛病:一听说有降价的新闻,就全对以赴――不向采访对象问个底掉就不罢体。
九运现场敢死队 刘静
那些天,李昊像一条疯狗似的在采访、写稿,很多极有价值的“内幕”颇有见地的评论都是出自李昊之手的。
陌生人在黑夜跟着我 岳清秀
近至12点,一个身高一米八左右、十八九岁的男孩挎着一个大包从前门上车,在我旁边坐了下来。看他文文静静的,不会是坏人吧?
不停地“折腾”他们 董玫
记者为了证买易拉罐真伪,竟然跑了趟怀柔。为了版面可读,我经常要“得罪”这些记者。改这改那不停地“折腾”他们……
亲身夜走山沟沟 吴焕
我一向胆怯,绝少冒险的念头与行动。那次去燕家台,决不是抱着探险的目的,更不是以采访名义游山玩水,纯是为信报做一条独家新闻,也纯属自讨苦吃。
Part 3 认知
潘石屹:“你把我害苦了!” 邹玉瑞
潘石屹―见到我就劈头盖脸地问:“你就是信报的邹玉瑞吧!你知道你把我害苦了,是谁让你先报道这件事的,如果有关部门不让爆破怎么办?”
如果有一种暗器 姚小龙
一次采访马俊仁,记者们摩肩接踵,在一片混乱中寻找各自的新闻材料,突然听到一声响亮的巴掌声儿,紧随其后的是―阵谩骂,“滚一边去,直播呢!”
老板不肯和我换名片 陈东
我就走到他身边,说:“我是北京娱乐信报的记者,能否接受我的专访?”董事长接过我递上的名片以后,不屑地说;“我们不和娱乐报纸打交道,咱们不在一个行业里。”我随后解释信报是一张综合报纸,可他还是拒绝了采访。
Part 4 选择
一生能几次选择 丁宁
我不但仍然看漫画,也仍然听着比谁都前卫的音乐,看着比谁都炫的电影,发表出特立独行的见解;我现在仍然弹吉他,有时在报社也弹,甚至通过努力,女朋友也再次回到了我身边……
不能做鱼就当个好记者吧 贺文华
曾有一段的期,我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还能坚持多久,很多人认为信报就是做娱乐的媒体,有了重要新闻,也想不起通知一声,哪怕前天刚通过电话。于是我才明白,不能坐等条件的成熟,应该让自己的努力为信报加分。
摊牌晚宴他们没来 孙京龙
在北京娱乐信报发生了这场“地震”后的一段日子里,我也确实苦恼、疑惑过。我问自己:难道我刚为重新选择的事业付出了许多代价的痛苦还未消退,现往马上就要面临彻底的失败了吗。几个晚上,我辗转难眠,无数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后果在我脑子里翻来覆去,绞在了一起……
重回地面“吃猪肉” 彭京武
这之前我从没独立做过版,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好歹也看人家做版看了不少日子。选稿,我开始凭“经验”干了起来。
奥斯卡拒绝不了我。 冯翰墨
如果是半年前,我会说自己害怕一个人在街边毫无目的的徘徊,害怕半夜醒来忍受无尽的黑暗肆意地吞没自己……而所有这些现在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和可笑。只要人在《信报》,心中似乎总是对来来充满期望。
在外交部门口蹲守 苏冠名
人生也是如此,自己的发展前途是无法预料的,人这一辈子要踏踏买实做好每一件事情。
……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