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传统学术,呈现出了与前此大不同的局面。西学的渐次输入,兼之晚清以来学术自新的吁求,相激相荡,中国学术风气遂为之一开。不仅内容体系较前宏阔,其立意思理亦更有卓远处。我社“蓬莱阁”丛书的出版虽已着眼于此且颇受读者关注,但因丛书体例所限,一些学术含量较高的著作却由于篇幅浩大而只能割爱。为弥补此憾,我们精择了一些具有开创性的、且至今仍有相当学术价值的巨著单独出版。
《中国文化史》一书是柳诒徵阐述中国文化的代表作,可谓中国文化史的巅峰之作,迄今已有数十个版本,可见其受学界推崇之程度。漓江版以《学衡》原刊为底本,对其中征引均予以核校,还列举了现当代学术名家的评价,是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必读之书。
评分 评分高晓松谈日本,谈到他自己的一个发现,认为日本的精致生活,因为日本这个社会一直秉承着从上到下的改变,而中国恰好相反,一直以来是从小到上。高晓松说宋朝的时候还开设画院。但明以后宫廷文化越来越俗气。明朝的皇帝修道斗蛐蛐做木匠。到了清代,干脆把戏园子放到宫廷里。宫...
评分廣徵博引,功力之深,令人折服,無愧中央部聘教授之名,“學衡派”代表,樸學扎實。 嶽麓之書,與上海古籍相較之下,略有不足,但在上海三聯之上,且不說版本訛誤之處,民國大家之書,宜繁體豎排,算是一種對作者的尊重吧,就像陳寅恪生前對其書遺願一樣,校對也方便。...
评分《中国文化史》一书是柳诒徵阐述中国文化的代表作,可谓中国文化史的巅峰之作,迄今已有数十个版本,可见其受学界推崇之程度。漓江版以《学衡》原刊为底本,对其中征引均予以核校,还列举了现当代学术名家的评价,是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必读之书。
那些大学时就爱上的人就是永远不让人失望!
评分那些大学时就爱上的人就是永远不让人失望!
评分几乎谈到文化史,甭管读没读过的,大概都会提到这本书,一些老师也会“例行公事”般的推荐给学生阅读。问题是,柳是个有“三代癖”的人,前二十章几乎是一篇“三代考”,考得对不对还是另外一回事,但作为教材的文化史这么写,简直就是在考验学生的耐心了。这书当初为人所认可,是因为它对材料剪裁有法,安排得当,可以让人按图索骥去拓展阅读,颇类似于建国后编的那些“参考资料”。胡适、顾颉刚认可它,正是着眼于此。钱穆把它引为己类,也是因为它和国史大纲一样用了“纲目体”,正可补充自己著作缺失的部分。这样的书给人推荐,一定要把性质说清楚,初学的人读了100多页,还是在“三代资料汇编”里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觉得自己水平不够,废书长叹。现今那么多文化史的书出版,可代替它的简直太多。
评分蓝皮的,二中图书馆
评分蓝皮的,二中图书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