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依(Simone Weil)1909的年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文化教养很高的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1926年到1931年,薇依进入巴黎高师从事哲学学习、研究。1931年到1934年,薇依先后在外省的几所中学任哲学教师。为对世上的苦难有切实的体验,1935年她到阿尔斯通、雷诺等工厂像真正的工人那样从事重体力劳动。从1940年到1943年,这是薇依著述最多也最为重要的几年。薇依对以往的劳动、战斗、政治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进行理论总结。在马赛、纽约,最后到伦敦,她写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历史、政治……直至1943年因饥饿、重病死于伦敦郊区的修道院……
有人把薇依的《重负与神恩》与帕斯卡尔的《思想录》相提并论,并称薇依为“当代的帕斯卡尔”。这位法国20世纪杰出的宗教思想家,沿循的是帕斯卡尔的神秘主义信仰之路:信仰不是拿来炫耀之物,而是艰难、绝非轻松的重负。本书不是系统的专门论著,是薇依的朋友、著名宗教学家梯蓬(G .Thibon,1903一)在薇依身后从她大量的手稿、言谈记录中整理成书的。这些闪烁着精神之光的篇章渗透着薇依的深邃思考,显示了薇依的伟大心灵和崇高的信仰,是20世纪基督神秘主义思想史上一部不容忽视的著作。
作为经常被标为宗教主义神秘倾向的西蒙娜薇依,一生从未加入过以教会为核心的任何宗教团体,然而她对基督教的反思让“真正的信徒们”如受神谕,被非正式地当成圣徒膜拜,足以媲美古代希伯来的先知。她的一本书《古代希腊的基督教暗示》,曾被教皇保罗四世视为影响他一生的三位...
评分上帝是一棵被拦腰砍断的树, 而你就是它洁白无暇的断口—— 在你的身下,根须深深扎入地狱, 滋养了你头顶的无尽虚空。 苦难之斧暴露了你的纯洁, 让它如天空般敞开,发出沉默的呼喊。 你祈祷,向那从不聆听祈祷者; 用你的残缺赞美那不存在的至福。 一切力量在你那里都变为泪...
评分承负,就是不抱任何幻想的承受,不希冀任何回报和补偿的直面生活,绝望(绝非麻木)、坦然地接受一切。尼采谓之“热爱命运”,其实乃基督之真精神。约伯是历史理性主义、功利的实利主义信仰的浅薄之人。幸福安康,不应骄得意满,这不是东方传统美德的谦虚,而是,你拥有的一切...
评分没有人比西蒙娜薇依更喜欢说判断句。难有人在阅读这些判断句之后不感觉自己被这些美妙的言辞扭转、改变。难有人不希望把她的信仰化为自己的美德,那些美德甚至不需要证实,仅仅因为它们所呈现的样式就虏获了我们。在投身进她的箴言的时候,我们难以不感到一种清澈的无所顾忌的...
评分作为经常被标为宗教主义神秘倾向的西蒙娜薇依,一生从未加入过以教会为核心的任何宗教团体,然而她对基督教的反思让“真正的信徒们”如受神谕,被非正式地当成圣徒膜拜,足以媲美古代希伯来的先知。她的一本书《古代希腊的基督教暗示》,曾被教皇保罗四世视为影响他一生的三位...
“应爱不存在之物。凡是存在的东西绝对不值得爱。”
评分一字一句。字字都是侵入。我最尊敬的人。
评分序言真感人!
评分也许我发现了一位最接近克里希那穆提的西方思想家
评分我一开始打四星是因为我瞎了。“人们不能摆脱依恋,而是改变依恋。依恋一切。通过每种感觉去感受宇宙。是欢乐还是痛苦,这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一位久别重逢的亲爱者握住自己的手,他握得紧并握痛了又有什么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