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一部全面和系统地向中国学术界介绍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成就的学术论著汉译选集,分十卷出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各种奇怪的译法。。。= =
评分讀過日本經濟史學的發展再讀這本書感覺甚好,從西嶋定生開始的質疑戰前中國社會停滯論,以西歐經濟史上的農村工業為線索,對明末的棉紡織業進行了實證研究,說明農村手工業的商品生產性質業已發生,甚至形成了廣泛的全國性市場,但土地制度限制其發展,始終是個體小農的簡單再生產。由此而引發的如波多野山大、寺田隆信、衡山英等人接下來對各行各業的實證研究,連帶引發了土地制度的討論,如北村敬直、小山正明等人的。鄉紳的問題也是爭論的重點,如森正夫的研究,從擴大再生產的角度解釋了地主-佃戶制的發展,直到60年代的共同體論,把地方社會的問題帶入了研究的視野。他們的問題意識是相互接續與對話的關係,很有趣。
评分书中论者说“国家——社会分离的中国观”是战后初期日本学者观察中国的基础,这样的国家社会分离观念是不恰当的,可是这不恰当的观念却是当下中国学者进行社会史研究的浅在信条。
评分西嶋定生 撰,高明士 譯《東亞世界的形成》。西嶋定生提出的“東亞世界”這一角度很好,認爲文化“傳播是以政治上的支配乃至規制作爲媒介而實現的”,很現實有力。只是還是很能看出是從日本的角度來看東亞大陸,有局限但很有啟發。文章中可知,西嶋定生對“冊封體制”與“東亞世界”二者剝離來看,較徐耿胤碩士論文單純以對待朝貢關係史的態度來分析日本、韓國學者的不同角度,又有不同。西嶋文章與徐耿胤分析兩相比較,更可看出日本學者在對待東亞史的複雜視角,有意思。再就是,此處西嶋定生的這篇文章感覺譯文還有些草,可以再修訂。這篇文章所屬的《中國古代國家與東亞世界》一書,也很值得翻譯。有人做就好了。
评分六朝贵族论还是很精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