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引 言
方程趣話/姊妹篇/
第一章 緒論
外史的三重含義/ 科學史可以視為曆史學的一個分支/ 保留“真實的曆史”這一夢想為好/ 愛國主義教育不是科學史研究的目的/ 編年史方法、概念分析方法和社會學方法/ 從內史到外史/ 中國天文學史的特殊地位/ 90年代以來的“外史傾嚮”/ 天文學史上的中外交流/ 溝通兩種文化的橋梁/ 外史研究的三重動因
第二章 古代中國什麼人需要天學?
天文學的用處/ 天文學在古代社會起什麼作用/ “天文學為農業服務”說之謬/ “天文”的含義/ 中國古代有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天文學?/ 古希臘的天文學纔是現代意義上的天文學/ 《周髀算經》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公理化嘗試/ 中國古代首先是帝王需要天文學/ 《尚書·堯典》之釋讀/ 通天者王——中國古代政治天文學之精義
第三章 古代中國什麼人從事天學?
官營天學之傳統/ 巫覡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天學傢/ 皇傢天學傢之專職與兼職/ 李淳風論曆代“傳天數者”/ 子産、箕子、蔡邕、劉錶和諸葛亮/ 郭璞和開普勒——星占學傢信不信自己的預言?/ 因天學而招禍的天學傢——吳範、庾季纔和劉基
第四章 官營天學:傳統與例外
《周禮》及後代之天學職官/ 天學職官之品級/ 皇傢天學機構之規模及沿革/ 明清時代的皇傢天學機構/ 地方之陰陽學製度/ 皇傢天學機構人員之考試錄用/ 元代的試題/ 張子信的民間天學活動——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例外?/ 張子信的天文學發現/ 張子信是中國天文學史上的大謎之一
第五章 天象與天學秘籍(上)
靈颱候簿/ 方豪所見清代靈颱候簿實例/ 靈颱觀天所需觀測之七類天象/ 用來“仰窺天意,教化世人”的檔案文獻——史傳事驗/ 官修史書中的史傳事驗/《開元占經》的內容及其價值和故事/ 李淳風的《乙巳占》/ 《靈颱秘苑》/官史中的“天學三誌”/
第六章 天象與天學秘籍(下)
《石氏星經》與《甘石星經》/ 敦煌捲子伯捲2512與斯捲3326/ 《二十八宿次位經》/ 陳卓·星圖三傢三色事/ 《玄象詩》及《步天歌》與有關作品/ 馬王堆帛書《五星占》及《天文氣象雜占》/ 《玉曆通政經》與《乾坤變異錄》/ 兩種《星經》/ 《雲氣占候篇》與《天文占驗》
第七章 古代中國人的宇宙
“宇宙”之字義/ 宇宙有限還是無限?/ 被誇大瞭的宣夜說/ 所謂《周髀算經》蓋天宇宙的“自相矛盾”/ “北極璿璣”究竟是何物/ 《周髀算經》蓋天宇宙的正確形狀──雙層平麵宇宙/ 前人對“天象蓋笠,地法覆盤”的誤讀/ 王充對蓋天宇宙的理解/ 渾天宇宙模式的綱領及其起源的睏惑/ 渾天宇宙模式何以能成為主流/ 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地圓學說?/ 評價宇宙理論優劣的標準/ 天人感應的宇宙/ 能不能認識宇宙
第八章 古代天文學之中外交流(上)
中外交流與祖先的榮譽/ 鳥瞰:天文學與宗教的不解之緣/ 《周髀算經》蓋天宇宙與古印度宇宙之驚人相似/ 令人驚奇的寒暑五帶知識/ 黃道坐標問題/ 古代中國的僞黃道/ 《周髀算經》背後有一個中外交流的大謎/ 梁武帝長春殿講義/梁武帝與同泰寺/ 梁武帝為何改革刻漏製度/
第九章 古代天文學之中外交流(下)
古代印度天文學的五個時期/ 《七曜攘災訣》傳奇/ 佛教密宗禳祈之術卻成罕見科學遺産/ 巴比倫→印度→中國→日本/ 耶律楚材與丘處機在中亞的天文活動/ 馬拉蓋天文颱上的中國學者是誰?/ 雙語的天文學文獻/ 紮馬魯丁和他送來的七件西域儀器/ 迴迴司天颱上的異域天文學書籍/ 伊斯蘭天文學是否影響瞭郭守敬?
第十章 近代西方天文學之東來(上)
近代科學之確立/ 耶穌會士東來與“學術傳教”方針/ 通天捷徑──利瑪竇的最初嘗試/ 《崇禎曆書》及其所依據的西方天文學著作/ 《崇禎曆書》與哥白尼學說/ 十年鬥爭,八次較量,中法全軍覆沒/ 從《崇禎曆書》到《西洋新法曆書》/ 湯若望對《崇禎曆書》的改編/ 湯若望最終走通瞭通天捷徑
第十一章 近代西方天文學之東來(下)
西方地圓說/ 中國學者對西方地圓說之排拒/ 張雍敬與梅文鼎等人之辯論/世界地圖帶來的衝擊/ 亞裏士多德宇宙模型及李約瑟之誤解/ 托勒密的宇宙模型/ 第榖宇宙模型及其“欽定”地位/ 王锡闡和梅文鼎對第榖宇宙模型之改造/ 哥白尼宇宙模型在中國之傳播/ 宇宙模型的真實性與運行機製之爭
第十二章 明清之際的東西碰撞
發端於明朝遺民的“西學中源”說/ 康熙帝的大力提倡/ 梅文鼎熱烈響應康熙的號召/ 眾學者推波助瀾/ “西學中源”說産生的背景/ 徐光啓與方以智/ 對“西學中源”說的批判和爭論/ 康熙之曆史功過/ 十七世紀中國有沒有“科學革命”?
第十三章 中國天學留下的遺産
農、醫、天、算:中國古代號稱發達的學問/ 中國天學留下的三類遺産/ 可以古為今用的遺産案例之一:新星與超新星爆發/ 可以古為今用的遺産案例之二:天狼星顔色問題/ 可以解決曆史年代學問題的遺産案例:武王伐紂之年代與天象/ 最大的遺産是什麼?
後 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