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三輯
第一章�象�編庶徵典
第一節宮室異部
一宮室異部�考
漢
(一)城門自傾(二)城門牡自亡
後漢
(三)太學門自壞
魏
(四)許昌城南門崩
晉
(五)太�梁摺
宋
(六)�尾自落(七)柱自然
陳
(八)�尾生煙(九)儀賢堂自壞
隋
(十)�無故而摺
唐
(十一)含元殿自壞
宋
(十二)木柱有聲(十三)賈似道傢�棟裂
元
(十四)安陽寺塔有光
明
(十五)雷擊遷安係堂脊(十六)瓦獸石獅吐火
(十七)塔尖墜石
二宮室異部紀事
(一)清溪宮東門自崩(二一)太�屋自壞
(三)屋柱有聲(四)寺塔之影
第二章方與�編坤與典
第一節與圖部
一輿圖部總論
(一)《禹貢》五服圖說(二)曆代郡係沿革論
二輿圖部藝文
(一)通誌地理序
三輿圖部紀事
(一)大章步
(二)魯班刻石為圖
第二節建都部
一建都部�考
上古
(一)大�庖�氏都於陳(二)炎帝神農氏都麯阜(三)黃帝有熊氏都涿鹿(四)少昊金
天氏都麯阜(五)顓頊高陽氏都帝丘(六)帝�高辛氏都毫
陶唐氏
(七)帝堯都平陽
有虞氏
(八)帝舜都蒲阪
夏
(九)大禹都安邑
商
(十)成湯都毫(十一)河�甲遷都於相(十二)帝乙都朝歌
周
(十三)文王徙都於�(十四)武王徙都鎬(十五)平王遷都於洛邑
(十六)敬王遷都於成周
秦
(十七)始皇帝都鹹陽
漢
(十八)高祖都長安(十九)世祖都洛陽(一十)獻帝初平元年遷都於長安
(一十一)建安元年遷都於許(一十二)昭烈帝都成都
魏
(一十三)文帝都洛陽
吳
(一十四)大帝初都武昌(一十五)黃龍元年鞦九月,遷都於建業
晉
(一十六)武帝都洛陽(一十七)元帝都建康
宋
(一十八)武帝都建康
南齊
(一十九)高帝都建康
梁
(三十)武帝都建康(三十一)元帝都江陵
陳
(三十二)武帝都建康
北魏
(三十三)太祖都平城(三十四)孝文帝遷都於洛陽(三十五)齣帝遷都於長安
(三十六)孝靜帝遷都於鄴
北齊
(三十七)文宣帝都鄴
北周
(三十八)孝閔帝都長安
隋
(三十九)文帝都長安
唐
(四十)高祖都長安(四十一)昭宗遷都於洛陽
梁
(四十二)太祖都汴
後唐
(四十三)莊宗都洛陽
後晉
(四十四)高祖都汴
�
(四十五)太祖都皇都
宋
(四十六)太祖都開封(四十七)高宗都臨安
金
(四十八)太祖都上京(四十九)廢帝遷都於中都(五十)宣宗遷都於南京
元
(五十一)太祖都和林(五十二)世祖都大都
明
(五十三)太祖都應天(五十四)成祖都北京
二建都部總論
(一)立國都非於太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管子・乘馬篇》)
(二)度地形而為國(《管子・度地篇》)
(三)冀都之山川形勢(《硃子全書・地理》)
(四)都邑之建(《大學衍義補》)
(五)論北龍帝都垣局(《圖書編》)
(六)論中龍帝都垣局(《圖書編》)
(七)論南龍帝都垣局(《圖書編》)
(八)古今都會(《古今治平略》)
(九)郭子章都論(《春明�餘錄》)
三建都部藝文
(一)北京賦
(一)何人能起塔(一)塔義
附錄
一《建苑拾英》第三輯專業名詞索引
二《建築拾英》第一、二、三輯所引文獻目錄(附作者姓名及所處年代)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