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1949-1965年》是《劍橋中國史》最後兩捲中的第一捲的前一捲(即第14捲),描述瞭1949—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努力解決中國當代問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摺。其第一編主要記錄瞭新政權以蘇聯發展模式運用於中國的嘗試,第二編概括瞭其後期間中國領導人為更快更好地解決中國問題而尋求本國發展模式的努力。本捲的第一編都分析瞭政治、經濟、教育、黨與知識分子、外交五個方麵的關鍵問題及發展狀況。本捲撰寫人皆為研究這一時期的國外專傢,他們嚮讀者展示瞭所有這些方麵的相互關係,並揭示齣這些相關因素如何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提供瞭準備。
刚刚看完上部,最大的感受是终于把过去那些零散的历史片段串联起来了,并且最大的特色是逻辑清晰,解开了许多关于那段历史的迷惑,值得推荐。
評分《剑桥中国共和国史》让我很受用的是他的分析方法。区分主要势力,主要目标,主要手段,并且注意每个个体都有独立意识,会产生团体的分化和重组。这样在看到一连串编年史时就能从微言知晓其大义,同时不会迷失在繁杂的细节中。 此外,要注意每次斗争结束后政治势力的重新分配—...
評分之前从来没有读过这么清晰的历史,关于那个年代的事情总是云山雾罩,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仍然很想知道,读过此书终于明白了一些,还将继续将这个系列读下去。
評分需要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因为即使文中有些内容与我们的“主流”思想不符但依然还是全文译出。至于力荐不需要理由。读有些书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抱着寻找真理的想法去读,平心静气地看就好。不是中国人写的历史就一定不客观,也不是外国人写的历史就一定不主观,这些都...
評分(上) 第一章 中国的再统一 一、历史地了解中国的几个阶段 16-18世纪的耶稣会士和天主教传教士开始的传教士阶段主要给人的印象是学者文人施行仁政,恪尽职守维持家族制度和传统社会秩序——18世纪后期开始的外交人员阶段是一个趋于清醒的阶段——19世纪90年代的西方观察...
劉少奇對毛澤東講:"餓死這麼多人,曆史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 於是我就來看看曆史是否有上書。
评分可能是旁觀者清吧,覺得比國內講的有條理
评分我主要關注瞭經濟和知識分子的命運方麵。曆史說是趨勢洪流,不如說是各方麵力量的博弈
评分可能是旁觀者清吧,覺得比國內講的有條理
评分西方視角,治學嚴謹,史料翔實,真實全麵瞭解近代不可不讀的作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