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史铁生 散文 随笔 哲学 生命 病隙碎笔 人生 中国文学
发表于2024-12-22
病隙碎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并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1998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终止透析。此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
"白昼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却漫长,尤其那心流所遭遇的黑暗更是辽阔无边。"人性和神性的短暂交汇,史老师也读顾城和毛姆。
评分作为病者的史铁生,以及作为信者的史铁生:作为病者的史铁生说病而不死是种惩罚,只能被囚禁于心流所遭遇的辽阔无边的黑暗之中;作为信者的史铁生,说“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史铁生用黑夜的梦语、用诗的性灵,如实记录着这痛而信的人生。
评分要在基督教国家,史铁生一定是个伟大的传教士。这本《病隙碎笔》真像是一本新写就的福音书。
评分确实是很碎的随笔,有些部分是连贯的,大部分则发散得天马行空,大概是把自己大半辈子的所想直接记叙下的白描意识流吧。然而这样的问题便是可读性并不强,文字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却没有去可以安排引领读者思路。于是不同人在不同的段落因为相同的背景而引发共鸣,但全程不迷失且全然读懂有所感的人恐怕也不多。有一些思路反复出现,比如某事某物不是终点,而是过程。或者不能证明无,因为指出缺少什么即是指出存在(这有点诡辩了)。全书有点像作者自己与自己的辩论赛,似乎尽量穷尽各种假设,最后迎向了最合理的那种,然而一人之思依然有限,与其穷举不如专注一种观点。事例略显单一,足球和性类比有时合适有时牵强,对于科学的敬重与提及也略欠缺,文风也有为繁复而繁复之嫌。《合欢树》和《我与地坛》等是伟大作品,这本碎笔则更像一本个人笔记了。
评分弗里达通过她的画,史铁生通过他的笔。曾有比喻说痛苦的人是上帝红红的苹果。他们真的是如此美丽的人。
其实,多年前,我就将史铁生的好几本书买来,但是搁在书架上,几乎没有去读。这种冷淡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他的文字,而是,我在寻找或者说在等候一种与他相遇的极佳时机。我不急,可是他却走了。 有一次接女儿放学,她在后座上给我朗读史铁生的《合欢树》,她舒缓的语调...
评分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去世的那天晚上,深夜里翻出放了许久却一直未看的《病隙碎笔》,在他的文字里迎来新的一年。 凑巧的是,在我因他的死亡开始的阅读里,他开篇就向我们谈论起死亡与墓志铭。他说喜欢《再别康桥》里的那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他说不需要...
评分 评分因为史铁生的不幸经历,他的每篇文章中都夹着丝许苦涩。 心灵苦涩,之前是巨大的心灵痛苦。 史铁生的文章写人心灵痛苦的必然和不必要。举了很多中生活中的现象做例子,有很多有趣的想象在里面。文笔流畅,有趣有益。
评分以残缺之躯书写几近完美的心魂。世之真相,究竟为几何?也许当失去属于自己的一些重要之物,当残缺的空间期求添补之时,兴许我们会有所顿悟。众人之语意为真理,那么为何我们仍不满足,因为拿不是所有人眼中的真相,所以我们会有追求。很多的人都会如虫介般浑浑噩噩地渡过一生...
病隙碎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