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史铁生 散文 随笔 哲学 生命 病隙碎笔 人生 中国文学
发表于2025-02-06
病隙碎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并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1998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终止透析。此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
2010年的最后一天,铁打的史铁生走了,在生命的最后留下这么一本绝唱。这书也只有铁生能写出吧,真正的“身体写作”。思想深邃,力透纸背。
评分都是史铁生对于生命、信仰等的严肃而有深度的理解,无奈我还是不太喜欢听人讲道理、吐感悟,我更倾向于被人呈现出一些现象或者图景,至于体悟之事交付于我即可。
评分确实是很碎的随笔,有些部分是连贯的,大部分则发散得天马行空,大概是把自己大半辈子的所想直接记叙下的白描意识流吧。然而这样的问题便是可读性并不强,文字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却没有去可以安排引领读者思路。于是不同人在不同的段落因为相同的背景而引发共鸣,但全程不迷失且全然读懂有所感的人恐怕也不多。有一些思路反复出现,比如某事某物不是终点,而是过程。或者不能证明无,因为指出缺少什么即是指出存在(这有点诡辩了)。全书有点像作者自己与自己的辩论赛,似乎尽量穷尽各种假设,最后迎向了最合理的那种,然而一人之思依然有限,与其穷举不如专注一种观点。事例略显单一,足球和性类比有时合适有时牵强,对于科学的敬重与提及也略欠缺,文风也有为繁复而繁复之嫌。《合欢树》和《我与地坛》等是伟大作品,这本碎笔则更像一本个人笔记了。
评分史铁生的深度——对生命、人性、哲学、宗教、灵与肉的思考,在这个时代妮足珍贵却又无比孤独。8.7
评分3- 长假东游记开始,许多诚实的废话。11月底重拾翻完,越往后看越混。满篇“心流”“神性”“爱愿”“恨怨” 神神佛佛诸如此类... 对生命的探索和自我对话是值得称道的,但见地,老实说,真没什么高明。前半至少“文笔”还行可以给高中生读一读,后半有点着了道,都有勇气重定义法律= =。
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史铁生先生以残疾之躯,写出的文章有游历甚广的健全人未曾达到的深度。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在他对自己如何走上写作之路的描述中窥见一斑。 他说,“像他这样寸步难行的人怎么可能去深入生活?像他这么年轻的人,有多少故事值得一写?像他这么几点儿年...
评分最近在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史铁生在书里提到一个说法很有意思:史铁生和我。 乍看像是从第三者的眼光出发的,其实都是史铁生自己。这不是文字游戏,这是心理角度。史铁生说的很直白,从肉眼来看,他就是个残疾人,去哪儿都得转着轮椅,走不了多远。但当他开始写作的时候,...
评分 评分最近在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史铁生在书里提到一个说法很有意思:史铁生和我。 乍看像是从第三者的眼光出发的,其实都是史铁生自己。这不是文字游戏,这是心理角度。史铁生说的很直白,从肉眼来看,他就是个残疾人,去哪儿都得转着轮椅,走不了多远。但当他开始写作的时候,...
评分感觉印刷排版我都很喜欢,页边留白很大,很多人或许不喜欢这样的设计,可是对一本好书来说,我觉得这样还是很不错的,我读书向来喜欢在书页侧边用铅笔写写画画,也不是所谓“批注”,只是觉得似乎记下自己的思维轨迹,下次再看时能发现心路变化。再或者看到好的富于思想力的作...
病隙碎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