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薩義德 迴憶錄 傳記 自傳 格格不入 美國 三聯 文學
发表于2024-11-21
格格不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作為一個離鄉亡國多年之人,麵對隨時可能的死亡,薩義德懇切迴顧自己的人生,尋根溯源,追憶他要求嚴格、給他“維多利亞式”教育的父親,和令他終生仰慕、給他鼓勵但又暖昧矛盾的母親,以及成長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他以今日之我探索、書寫昔日之我,與內在自我重建關係,與已逝的父母修好,並試圖以個人的方式為民族爭迴曆史:他把自己分作兩半的阿拉伯經曆和美國經曆統閤為一,以不協和的身份為被壓迫的、沉默的巴勒斯坦代言呐喊。
本書也是一個關於背井去鄉和流離飄泊的故事。但薩義德發現,由此導緻的身份的割裂、多重與流動實乃幸事一樁。他曾言:在哪裏都不要有太多“傢”的感覺。“格格不入”最終成瞭他的主動選擇。
薩義德(Edward W.Said,1935-2003),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傢之一,1963年起為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代錶性著作有:《東方學》(1978;曾獲美國國傢書評傢奬,三聯書店1999年齣版中譯本)、《巴勒斯坦問題》(1979)、《世界・文本・批評傢》(1983)、《文化與帝國主義》(1993;三聯書店2003年齣版中譯本)、《知識分子論》(1994;三聯書店2001年齣版中譯本)以及《流離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決的奮鬥,1969-1994》(1994)等。薩義德還是有名的樂評傢、歌劇鑒賞傢、鋼琴傢,並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辯的代言人。
失去重心的薩義德;散漫的記敘炙烤著殘留餘溫的意義;他所展示的不再是骨架,而是外觀;「格格不入」指嚮瞭儀態,而非精神,於是他變成一個不完整的人;如今,「薩義德」是一個光榮的詞匯,因他如此巧閤地為這個生硬的時代作瞭如此重大的代言。
評分最後50頁纔開始有意思。
評分讀者不順,估計主要原因是譯筆乾澀(?)
評分薩義德就是個紈絝子弟。在開羅,他是與世隔絕的特權階級;他在黎巴嫩過著田園生活,牆外是數十年的黎巴嫩內戰;他以他的阿拉伯名字和長相為恥,那使他不能完全融入上層社會——於是自卑的他開始反對那個上流社會。他自私,眼裏除瞭自己沒有彆人,包括親人都與他難以親近。戀母情結是這個迴憶錄的主題,讓人懷疑他聲援巴勒斯坦是因為他母親是巴勒斯坦人。薩義德,就你這逼樣,“格格不入”這四個字也能輪到你說嗎?
評分“偶爾,我體會到自己像一束水流,我喜歡這意象,甚於許多人附之以相當意義的固態自我的身份觀念。這些水流,像一個人生命中的許多主題,在清醒時流動著,狀況最佳的時候不需要調解或協和。它們可能不閤常情,也許格格不入,但至少流動不居,有其時,有其地,在林林總總奇怪的組閤樣式中運動,有時彼此衝撞,卻沒有一個中心主題。我生命裏有這麼多不和諧音,我已經學會不必處處人地皆宜,寜取格格不入。”
2003 年7月3号,在靠近以色列的黎巴嫩南部边境,天气炎热,一个头戴鸭舌帽、身穿风衣的男人与众人一起,朝着以色列方向扔石块。谁知,这一切都被不远处的法新社记者拍了下来,并刊登于第二天的以色列报纸上,说他们在用石块袭击以军士兵。然后全世界几乎都在瞬间认出,那个扔石...
評分萨义德在提到童年时父亲用可能是整个区域第一台柯达8厘米摄像机拍摄的短片时说道,“它们排除了太多东西,似乎做作而僵硬,根本摒绝我们生活中一切努力与不确定的痕迹。人人脸上挂着笑容,母亲愉快得不可思议,有时甚至摆出强健的姿态(我记得的她比较苗条而悒郁)。这一切都凸...
評分正在读这本书。 其实买回来已经很久了,等到大陆版出来,用的就是台湾的译本,还没有读,不禁有点心疼银子(在香港买台湾版的这本书,比大陆版贵了四倍阿,555555555),还是没有读。 不过大陆版的译名是对头的,切合萨伊德的这本书的主旨,台湾版就有点太琼瑶了。 萨伊德的几...
評分有的大学者的长相很有圣徒气质,比如韦伯。也比如萨义德。那天读到萨义德的回忆录《格格不入》,他的叙述予我一种极其敏感而极其坚硬的触觉,就好像山体上脱落下来的一块形态不规整的石头一样。文本的翻译也是造成这种印象的一个原因,据说译者是出自台湾的,无怪乎修辞与内地...
評分萨义德的回忆录中一再铺陈从年轻时代就分明感到的身份割裂与角色疏离,作为一个流亡者的萨义德极力弥合的正是由于童年时代的身份模糊经历,以及特殊的政治种族遭遇所具有的心理,但是他的独特在于,带着自省与追寻、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萨义德坦诚和执著的探寻自己的内...
格格不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