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捨(1899.2.3—1966.8.24),我國現代文豪,小說傢,戲劇作傢。原名舒慶春,字捨予,滿族,北京人。齣身寒苦,自幼喪父,北京師範學校畢業,早年任小學校長、勸學員。1924年赴英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中文,開始寫作,連續在《小說月報》上發錶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成為我國現代長篇小說奠基人之一。歸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同時從事寫作,其間代錶作有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微神》、《斷魂槍》等。抗日戰爭爆發後到武漢和重慶組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對內總理會務,對外代錶“文協”。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並對現代麯藝進行改良。1946年赴美講學,四年後迴國,主要從事話劇劇本創作,代錶作有《龍須溝》、《茶館》,榮獲“人民藝術傢”稱號,被譽為語言大師。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閤會副主席、中國作傢協會副主席及北京市文聯主席。1966年“文革”初受嚴重迫害後自沉於太平湖中。
《老捨作品集15:牛天賜傳》是老捨先生優秀代錶作之一。商戶牛老頭和其官派的太太年老無子,一天,有人給他們送來瞭一個孩子,夫妻倆認為這個孩子是老天爺賜予的遂取名牛天賜。天賜從小嬌養,加之牛氏夫婦畸形的教育,除瞭玩和寫點小文章什麼都不會做。養母病逝,養父的生意破産隨後也撒手而去,傢中又被不明身份的親戚搶劫一空,除瞭曾經的下人和朋友虎爺,天賜一無所有,他的人生麵臨巨大的睏境。怎麼辦?這時,曾經受過牛老頭恩惠的天賜的老師突然齣現,給這個“天官賜福”的“孩子”帶來瞭一綫生機……
还是不一样的,虽然开头读起来总觉得没啥劲儿,但是越往后读,越欲罢不能。朴实的文笔写出了生动的人物个性,每个角色在你面前都是有血有肉的,似乎曾经在你的记忆中生活过;而不是像二流写手笔下的任务,都是脸谱化的僵尸模样。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老捨一直是個符號,耳熟能詳,仔細想想,這還是我第一次完整地看老捨的小說。老捨一定是有天生的幽默感。
评分讀老捨的書真是享受啊,樸實無華但活靈活現!一本書盡是傢長裏短,但又覺著看見瞭人生百態,厲害得很!
评分峰迴路轉,柳暗花明,我的心也略有點著落,等待著天賜的又是怎樣艱險的前路。
评分《牛天賜傳》與《駱駝祥子》、《月牙兒》一樣,隻是老捨先生筆下一些人的一些生活,而恰恰這些人的生活,成瞭反映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應該說《牛天賜傳》從行文筆法上更類《趙子曰》和《文博士》,那種特有的刻薄勁兒一嚮是我所鍾愛的,但所描寫的“小人兒”牛天賜又仿佛來自《小木頭人》,充滿著童趣童真,這種怪異的組閤拼湊到瞭一起,倒是彆有一番趣味。寫作《牛天賜傳》這段時期,應該算是怹老人傢文筆最為靈性的時候瞭,之前的《二馬》失之青澀,之後的《四世同堂》失之沉重,如果想讀老捨,還是要以三十年代為最佳標準
评分大師太懂生活,翻過來覆過去的看都有味道。天賜上小學那段光景最好看,還是個孩子卻早已走進瞭大人的世界,格格不入也一刻不停的在改變。之前聽瞭網上一段老捨在解放後受訪的音頻,沉穩的老北京口音,看書的時候一直想象著這個聲音,特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