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200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就职于《生活》与《商业周刊》,也是FT 中文网与《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还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醒来》、《极权的诱惑》、《祖国的陌生人》等。
本书是作者在星巴克咖啡馆里、北大校园的男生宿舍床上、春天的北方城市街道边,一次次遭遇智慧或者青春的完成。初版于2001年,十年以来,比他更年轻的一代,生活在一个物质与信息丰沛、思想却匮乏的时代,个人声音轻易淹没在喧哗的众声中。人们相信体制、资本、统计数字,却不相信个人意志。大部分人要么放弃自己对个人独特性的坚持,要么躲入一个封闭、自溺的小世界。作者期待曾经历的迷惘与焦灼,也对年轻一代有所启发。
不知道有多少人买这本书是因为这个名字。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20岁出头就开始觉得青春已经远去,或者说,我们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所谓的青春,我们的青春从12岁起就被阉割给了“教育”。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born in the 1970s,那时年轻的许知远不断的重复着对80年代北大的胡思乱想;...
评分诗意的年轻人 许知远写这本书的时候年纪可能比我还要轻。一个陷入阅读的年轻人,在发现现实世界和文字世界的巨大差异后,半是反抗半是逃遁的为自己选择了写作的道路。对于他自己,一切似乎都还没发生,但他从书中看见一批批年轻人穿过年轻走向成熟时的样子。他笃定的认为...
评分北大新一代的所谓作家真是不怎么样。通篇就是些不实在的怀旧。因为作者本人又没什么时代底蕴(76年的经历过什么啊),作品从头到位都充斥着“装x"的情绪。
评分浮躁的大学是如何练成的? ——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许知远又在兜售他的观点了。近日,电视评论节目《零点锋云》邀请了包括他在内的一批青年意见领袖,畅谈“满意的时代和不满意的年轻人”。 节目中,许知远称这个时代是个“令人乏味的时代,整个社会越来越固化,社...
评分1. 不用工作的日子,连时间都过得特别的漫长。没有日期的束缚,一天天的过着,不再区分工作日和休息日,每天都是周末。可以凌晨的时候睡觉,中午被大大的太阳晒醒,然后睡眼惺忪地混杂在吃午饭的白领中在7-11买份饭,迈着悠闲的方步溜达回家,与周围步履紧张的赶着回去工作的...
随便读了读,也算是祭奠我的高中岁月吧。感谢许知远,给我的高中带来一种难以言说的冲动,一种冲出去看世界的冲动。我总是希望他有一天写一本大书,而不是简单的杂文集子。
评分许老师站的蛮高的,但站在山上总是往下看就不对了。
评分什么破文章
评分什么破文章
评分什么破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