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这套制度已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个阴影。……他们似乎也清楚有这么一片阴影,他们只是迫不得已在承认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追求阳光,你就躲不了开身后的阴影。 美国人认为,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就是自由的。 ...
评分对刚到北京的我来说,林达那本《历史深处的忧虑》,也就是他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之一,已经够难找的了,图书馆没有一本他的书。学校内的一家专对学生售书的业主竟然告诉我:他找林达的书已经找了好几年了!不知真假!问问身边同学,似乎都没见到。那是九月初。“十一”一过,...
评分三联书店今年出了《历史深处的忧虑》第3版。如果此书1997年第一次付印时我碰巧读到,大约书里润物细无声的话语会将我裹挟而去。可惜今日之我,看林达念叨了近300页的“自由”,却觉得历史终结论者的傲慢与偏见时不时刺人眼目,无法忽视。 自诩公允的偏见,往往在视而不见的时...
评分传说中的了解美国一定要从林达入手,所以我也购入了一套四本的《近距离看美国》。 不得不说,文字的深度是有的,内容谈及时政、法律以及美国的政治体制,虽偶尔枯燥,但是读来行云流水,大部分时间像近距离观察一个庞然大物的一般,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读、对比与回味。 ...
评分诸多元素的差异,是的中国和美国司法系统的天壤之别,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官方总在倡导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最近所谓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司法制度。当读过了《历史深处的忧虑》,我发出一声长叹------东施效颦、亦步亦趋,才是我们的尴尬和忧虑。 美国的司法制度并非体...
非常好读的美国政治制度入门书,由浅入深,故事经典有趣;看的时候心情的激动犹如几年前看《民主的细节》那般,从言论自由的边界到枪支的自由买卖再到三权分立和陪审团制度,无一不体现了《权利法案》对个人自由的保障,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几百年前历史深处的忧虑:害怕政府太强大,不可避免得发展得像个怪物,吞噬在它面前微不足道的人民,对抗它的办法就是保障每个个体的权利不受侵犯。每个人都是自己家的领主,不管是谁想不经过允许闯进来,都可以拿枪毙了他,所以中国发生文革抄家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评分之前看的他的游记,特别有意思。可能是因为定居美国,这本想说的东西太多,不断重复论证的东西也挺多的,就没那么有趣了
评分15年8月购于燕园博雅堂。时间倒回几年的话,我是很不屑于读它的:几乎是社会共识的东西,何必一讲再讲?时至今日,这书的价值才显现出来。并非作者进步,实乃xx倒退。
评分18年前书中描述的法制社会、民权自由,在2015年的中国依然是天方夜谭。辛普森已经入狱,而我们只是把这本书重印了三十一次。可贵的是no judge,并且很易读。
评分15年8月购于燕园博雅堂。时间倒回几年的话,我是很不屑于读它的:几乎是社会共识的东西,何必一讲再讲?时至今日,这书的价值才显现出来。并非作者进步,实乃xx倒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