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就职于《生活》与《商业周刊》,也是FT中文网与《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还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极权的诱惑》、《醒来》、《祖国的陌生人》、《中国纪事》、《一个游荡者的世界》等。
这是一次对“镀金年代”集体性迷狂与沉沦的个人主义式救赎。
这些哀沉自省的文字,与其说揭露了现实的荒诞,不如说照亮了意识的错乱,
并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基本心态与情绪的破碎分裂。
在“中国模式”响彻云霄的宣传与颂叹中,许知远以其一贯的批判语调揭露这个体制和时代的缺失,并把中国放到百年转型历史和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中,于是“中国大趋势”、“货币战争”背后的生意经凸显出来、“金融危机”与梁启超发生了关联、孔融与林妙可也能遥相呼应,制造业大国崛起的背后是被淹没的少女的青春……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批判包含着对自我的内省,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内在的思想成熟。
翻完《时代的稻草人》,没有特别深的整体感悟与认知,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本散文集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悲观知识分子选集。 隐隐可以感觉到许知远对这个社会的失望与略显悲观的心态,他不懂为何每一场人民的灾难最后都不是变成对生命逝去的惋惜而是被造就成某种意识形态的认知...
评分我没法给许老师下判断。因为我觉得“我眼中的许知远是什么什么,但是什么什么,然而什么什么,最终什么什么”都是自恋而虚无的表达。我不懂许知远,就像我不懂TWICE或者其他的偶像们,就像我不懂我们的政府,就像我不懂我们大组的部门主管。因为他们都在舞台的高处熠熠生辉,舞...
评分看一些书,常常会疲于思考,追求大意。这本书却狠狠的在无知现代人身上烙下重重的印记,告之善于思考、善于甄别信息的重要性。当你觉得自己活着的世界有些不对劲,要敢于说出来,你清楚的逻辑会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逻辑永远存在于一个人清醒思考的时候。听他人...
评分我没法给许老师下判断。因为我觉得“我眼中的许知远是什么什么,但是什么什么,然而什么什么,最终什么什么”都是自恋而虚无的表达。我不懂许知远,就像我不懂TWICE或者其他的偶像们,就像我不懂我们的政府,就像我不懂我们大组的部门主管。因为他们都在舞台的高处熠熠生辉,舞...
评分时代的稻草人 ——永远是温和的批判 1. 这个书名注定是讨人喜欢的,我们被各色人等所称的“大时代”和“小时代”所包围,但生活在其中的人却往往最看不清自己所处的时代。我们看到了惊天的政治丑闻,看到了大小明星的出位求生,看到了有钱有闲阶层向外迁徙...
一直在想这种杂文的意义在哪。批判和讲道理是任何一个逻辑正常的人都会做的事情,立场则是另一个话题。为什么鲁迅杂文就振聋发聩,为什么许知远就无力无聊?是时代造就文豪,还是个人可以把握时代?谁比谁的立场更高尚,谁来判断,是先有话语权还是先做正确的事?我的虚无主义又开始了。
评分知识分子的狂妄就在于他们试图去改变这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自有他们自生自灭的规律,人永远无法站在神那样全面的视角去剖析这个世界、无法预测(预测准确不过是历史机缘巧合)。所以也就看看而已。如果可能,做一回历史的记录者已经很不错。
评分许知远从08年到现在的一部文集,主题围绕着对僵化的权利、对麻木的知识分子、对随波逐流的普通人群的批判。批判得很深刻,可也只是停留在批判层面,并没有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但即便这样,我觉得也足够了)。
评分许知远妥妥大愤青。。。看着疲累。
评分6年前第一次读中国纪事的震撼是无法超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